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

ID:9506975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己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对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都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年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很多中小企业的存在时间很短,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5年左右,究其原因,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为此,抵押贷款、信用担保等融资方式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地下钱庄”这种非法民间金融组织。近年来,该金融组织在市场经济的温床里“茁壮成长

2、”,尤其是在温州、鄂尔多斯等民营资本雄厚的地区,地下钱庄的发展势头更是锐不可当。据统计,温州GDP占全国总量不到1%,但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其中多数为小型企业。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已达到银行信贷总量的20%,即1100亿元左右,比一年前的800亿元有较大增长;民间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另外,根据该银行于2010年年底进行的一次民间借贷问卷调查结果所示,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均参与了民间借贷〔l

3、]。由此可见,在有“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称的温州,民间借贷正“蓬勃发展”,不仅数量极大,而且涉及面广。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借款利率如此之高的情形下,为什么大多中小企业仍然对民间借贷趋之若鹜呢?答案显然是因为缺乏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所致。具体来说,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常常表现为短、频、快,有着极强的季节性和临时性,同时风险较大;而我国银行历来按指令行事,对市场要求反应滞缓,甚至无动于衷,加之手续繁多,从而导致中小型私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很难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2]“地下钱庄”也正是在这种融资困境中孕育出的一个“怪胎”。

4、由以上不难看出,虽然民间借贷在某种程度上能解燃眉之急,但其高利率和高风险的特点还是令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可见它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良策。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从根本上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呢?众所周知,我国资本市场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一般都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加上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条件虽已有所放宽,但审批程序等与主板市场差异不大。因此,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看来,“入市门槛”依然过高,被拒之门外的现象甚为普遍,故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希望也很渺茫。综上所述,唯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融资才是突破中小企

5、业融资困境的主渠道。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虽然各级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己做了不少努力,例如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九条政策‘3J,许多金融机构也逐步认识到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社会意义和重大经济价值,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自身的局限性,加上外部市场环境的监管力度不够,很多金融机构出于贷款“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考虑,无法真正落实抵押贷款和信用担保政策。如此看来,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身信用贷款,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信用融资,或许才是破解融资难局面的一剂良药。然而实际上,当众多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信贷融资支

6、持时,大多数会因“信用等级太低,未达到信贷标准”而被拒绝,结果只有少数几个信用评价良好的中小企业才能得此殊荣。其实银行对此情况倒是颇为满意,因为贷款程序的繁简和贷款金额的大小并不成正比关系,故为数不多的信贷对象不仅节约了劳动成本,而且还可以堵住国家乃至社会的“悠悠众口”。只是这样一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事实上,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自身信用水平:一方面,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资产数量少、质量差,信用状况也相对较差,商业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另一方面,大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目

7、前执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无论是从评级方法、评级指标的选择,还是从指标的权重来看都是为国有大型企业“量身定做”的。倘若用这套标准来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它既不能全面反映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即还款能力,更谈不上反映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因此也就不能客观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那么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面对中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时,总是持有谨慎态度,采取“惜贷”甚至“恐贷”策略,以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事实上,中小企业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支持确实非常有限,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生命周

8、期理论,将企业生命周期与信用评价紧密结合,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进行研究。同时根据企业所处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建立中小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指标体系来帮助银行等资金提供者作出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