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ID:9512194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_第1页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_第2页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_第3页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_第4页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论文摘要]宪政意识是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宪政建构的前提在于宪政意识.宪政运行的源泉在于宪政意识.宪政保障的关键在于宪政意识。  [论文关键词]宪政意识;宪政;观念基础  “公民宪政意识”是1种特殊的社会心识体系.是公民对于宪政的主观掌握方式.是公民对于宪政的理解、情感、意志以及信心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宪政制度存在从人治型的价值——规范——规范运行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规范运行体系的现代转型题目。在宪政入程中确立“宪政意识”的地位长短常首要的。评价1国宪政制度的优劣及完美程度,最首要的就是望其能否保障公民、组

2、织等的正当权益.能否使国家权利的行使患上到有效的规范以及制约。而这1结果的实现需要宪政意识的普遍天生.因之,宪政意识与宪法的势力巨子以及效益化程度紧密联络在1起.是法治社会的必定请求。本文旨在对于宪政意识与宪政建构、宪政运行以及宪政保障的内在联络瓜葛入行分析。从而揭露宪政意识是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  1、宪政建构的前提在于宪政意识  公民宪政意识的普遍天生与培养保证了优异宪法的创设、修改以及增补。宪政建构的前提在于宪政意识。从历史产生学的角度望.制宪意识是宪法发生的首要思惟渊源。美国制订了世界上第1部现代成文宪法,树立了3权分立的国家制度。这部宪法的问世是与美国

3、开国元勋们提高先辈的制宪意识密不可分的。当时。美国开国诸贤们纷纭著书立说.传扬权利的分立以及制衡.闻名的《联邦党人文集》就是在这样的违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七八七年美国宪法正是由这些时期精英们的制宪意识催生出来的。一样.一七八九年八月在法国制宪会议上通过的《人权宣言》也汲取了卢梭、洛克、盂德斯鸠等人“禀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制宪意识。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一九一八年苏联制订的第1部社会主义宪法。吸取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制宪意识,反应的是工农群众的总体意志以及根本利益。列宁指出。“苏维埃宪法以及苏维埃1样是在革命斗争时代发生的。它是第1个公布国家政

4、权属于劳动人民.剥夺抽剥阶级即新生活建设者的敌人的1切权力的宪法。这就是它与其他国家宪法的首要判别.同时也是克服资本主义的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部正式宪法即一九五四年宪法。在其制订进程中。也采纳了领导机关以及人民大众相结合的原则。据统计,在制订一九五四年宪法的进程中.除了了直接起草以及定稿的工作职员以外,全国前后有1亿5千多万人参加了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可见,广大人民大众的制宪意识是我国第1部宪法首要的内容。  宪法发生之后.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时期请求,必定需要做出必然的修改。在这1进程中,公民的宪政意识施铺着关键作用。现代化的制宪程序需要有合理化的选举以及修

5、宪机制。代议制的发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产物。宪政制度的现代化使市民社会的相对于于独立性日益增强,成为贞洁的私家利益领域。在这1进程中.国家事务转变成人民群众的事务。人民在政治上获患了平等的地位。人民意志的体现需要代议制的架构与完美。卢梭假想过直接民主制.然而在实践上行不通。革命导师列宁在革命成功之后也预备执行直接民主,结果也未能胜利。历史证实.代议制是实现人民平等地位的恰当形势。而这类代议制应是间接民主即通过选举代表的方式来行使权力。“选举是真实的市民社会对于峙法权的市民社会、对于代表要素的真正瓜葛……于是不言而喻的是.选举权成为了真正市民社会的最首要的

6、政治利益。”如何使选举程序更充沛地施铺作用。这需要公民宪政意识的强化。人民选出能够表达自己利益的代表是第1步,如何使宪法的修改最大限度地体现整个公民的意志。这需要代表们宪政意识的强化。  宪法制订以及修改之后。宪政意识去去起到增补宪法漏掉的作用。宪法所拥有的超稳定性使它往往不能适应社会发铺以及时期变迁的请求.从而不可防止地带来了宪法的滞后性。  这些因素时常导致宪法的制订以及修改难以跟上社会生活对于宪法的需求.出现某些宪法调剂的社会空缺领域。在这些没法调剂或者宪法不完备、不健全的社会瓜葛领域.宪政意识去去能够起到1种增补的作用,即社会主体去去依据他们的宪政意识来

7、规范自己的行径,调剂他们之间的瓜葛。即使是在社会发铺的相对于于稳定时代,由于新的社会题目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瓜葛以及社会矛盾时有产生,宪法制订以及修改的滞后性使它难以对于所有的社会变化都能及时做出反应,以适应社会的请求。在这些方面,宪政意识无疑拥有首要的调剂功能。  详细而言,在立宪、选举、修宪进程中,公民的宪政意识应该包孕下列内容。首先,效率意识,这是保证制宪程序优异运作的必要要素。在宪法制订、修改工作任务完成的条件下,公民应留神人、财、物等制宪成本资源的节省;其次,关切意识,这是保障公民介进制宪的前提条件。只有广大公民10分关切制宪信息、议宪入程以及制宪结果,

8、公民知情权的享有才能够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