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ID:9516721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1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2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3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4页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后,从事某一职业时,具体的工作职责要求其所具有的分析、解读、掌握某种技巧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称为职业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一种治本之策。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并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校以及学生和家

2、长的普遍关注。而在我国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同时,企业间的人力资本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而又向企业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中也认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找到适合其专业的工作,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是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又显示,尽管2009届毕业生掌握的工作能力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同时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平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因此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较上届略有下降。高校肩负着为社

3、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按照职业需求往回找的原则,高校将面临人才培养取向的战略性选择,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满足社会需求,以主动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职业社会需求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体现在人才需求上就是越来越多样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大学毕业生要想成功地立足于这个时代就必须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实践证明,现代经济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有创新精神的、适应能力强的实务型人才。这就为高

4、等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取向问题,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重点。然而,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和定位等方面盲目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专业和课程设置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或错位的情况,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在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对学生的系统性培养。这造成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显得严重不足。因此,高校主动地跟踪并探索新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是当前高教改革的一个战略性方向。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  职业能力有多种解释,有的地方也叫做

5、就业能力或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的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它的表述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TheConferenceBoardofCanada)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从而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哈韦认为就业能力是就业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的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这些技能应该是让就业者相信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中能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以上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尽管各自有所不同,但共同之处十

6、分明显,那就是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以及职业发展相关的综合能力。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提法,是暂且不考虑应聘技巧等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重点放在维持工作、工作晋升和适应工作变化的能力上,即体现的是劳动者具备的一种长期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与职业教育中专指的职业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将职业能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后,从事某一职业时,具体的工作职责要求所具有的分析、解读、掌握某种技巧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依赖一定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等相关知识,但是不只要求从业者掌握这些知识,更要求从业者将这些知识具体应用在工作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并转化为一种技

7、术能力,也就是一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工具性、持久性、价值性、难以模仿性和整合性等特征。  二、社会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根据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的、全面发展的、灵活的、易于再培训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一)对大学生知识的要求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也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知识论传统通常认为:“知识是认识主体对外在事物正确把握后形成的信念。”学界通常还认为知识有三种类型:熟悉型知识,指某人知道某事;能力型知

8、识,指某人知道如何做某事;命题型知识,指某人知道某个陈述或命题。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