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

ID:9518261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_第1页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_第2页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_第3页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_第4页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获奖数学教学论文: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陕西省吴堡县郭家沟中学 郭永辉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在全国隆隆的响起,也在飞速实现,效果也很显著。这说明新课程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改革下的数学老师就必须理解其理念,从过去的传统教育中走出来。而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觉得非常有效。关键字:问题,问题情境,引导,数学教学一引言该教学模式从1985年开始在天津市第四中学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中入学成绩起点相同的情况下,高考各科成绩均比非实验班有较大提高,数学成绩提高大约14。87分,是各科中成绩提高最多

2、。从1999年至今该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该模式的推广,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也使高中数学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问题—探究—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指从问题出发,整个课堂都紧紧围绕问题展开,通过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有效的、有创意的解决问题。该模式把由课堂引发出的新的开放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问题—探究—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模块流程:寻疑——示疑——探疑(质疑,点疑)——析疑——留疑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初步理解课程内容,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有了对知识的较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找出自

3、己有疑问的地方及不很理解的地方,完成寻疑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或创设一些形象的、具体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产生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这样就达到了示疑的效果。探疑则是该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它与质疑、点疑过程是同时完成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得学生对问题有了明确的看法,此时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探讨,不断启发学生提出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质疑,以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给以启发性点拨,使其开窍。在析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各种解决方法选择最佳途径,并对此方法进行

4、精确化。最后通过留疑过程,再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由于该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创造性,并且不是以常规的只要求掌握课堂内容作为结果,而是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既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老师,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并给予恰当的指点;同时又要做好学生的合作伙伴、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探讨。该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使得它的示疑过程,也就是问题情境的设置以及问题的设计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有些数学教师对该模式理解不太透彻,因而对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过于死板,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积极性,使得该模式又沦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问题—探究—问题”模式第一阶段中“问题”的设计,旨在为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该模式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二、问题情境的设计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问题—探究—问题”模式第一阶段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能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进入课堂,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好基础。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结构,使它们有机的结合。我们认为,对第一阶段中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设置问题情境。教材中有些定理和公式往往直接

6、给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而且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它们有关的实际问题构建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教学理论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能置身于一个熟悉的情境中。例如,针对基本不等式和的教学,可先给出两个实例。1)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的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时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2)用一个有毛病(天平的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因其他因素忽略)的天平怎样称量物体的重量?有人说只要左右各称量一次,再相加后除以2就可以了,你认为对

7、吗?通过对这两个实际问题的探讨,引出基本不等式和。(2)通过已有的结论引出没有解决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在学生掌握了某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深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例如,在学习了基本不等式和以后,进一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从这两个基本不等式出发,还可以发现和证明哪些有关实数a、b或更多实数的不等式?2)若、是正实数,且,试排列下面六个数从大到小的次序:(3)通过实践设置问题情境。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