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ID:9523149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_第1页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_第2页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_第3页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_第4页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丰富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符合学生角色转变的需要,还将成为学校调整办学思路,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工作中应确立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改变就业指导模式,实行全程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就业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计划走向市场,毕业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最昂贵、最重要的资源。大学这个培育人才的摇篮,如何将其产品推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成功就业,不仅符合学生角色转变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将成为学校调整办学思路,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人手,分析大学生择业状态,并针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我们看到现在人才交流会、毕业生招聘会的现场总是人山人海,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近年来广受社会关

3、注的问题。据调查,2001年有约20%的本科生就业困难,有60%的专科生难于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5%,2003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截止6月20日该指标是50%。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因素。  1.大学扩招  2002年,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一数字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水平,加上我国大学生在职工中占的比例并不高,我国经济又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似乎大学生就业不应成为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5%这一比例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公认的标志。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

4、的发展才达到这一水平,而我国仅在几年内就达到了。1999年至2001年这三年,我国共扩招300多万大学生。在扩招过程中,一些热门专业超大幅度扩招,造成某些专业毕业生过剩。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主导下,市场无疑成为人才供需的无形的手。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了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双重浪费。  2.就业观  一是“官本位”的就业观念。大学生经过艰难的高考跨入象牙塔实属不易。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应该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也已根深蒂固。自身的优越感,社会观念的影响和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风

5、的压力,加之国家干部的特殊社会地位,都在无形中造成了大学生挤向机关、事业单位的现象。然而,这种就业观恰恰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使大学生就业也必须持有大众化观念。特别是在以知识和高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将大幅增加的形势下,传统的精英岗位相对减少,大学生就业层次明显下移,社会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充实到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大学生不再是以往意义上的天之骄子。  二是“一步到位”的思想观念。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风险,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高收入职业,不愿意冒创业的风险,缺乏到艰苦环境中奋

6、斗的精神。许多学生把第一次就业看得过重,加上同学之间相互攀比,导致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往往使大学生不能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殊不知,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实质性地加入WTO,社会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将调整各个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个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追求生活、工作多元化和个人价值全面实现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并且随着个人知识面的拓宽、阅历的丰富,更不愿意终生固定于某一职业,再次择业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学生对此往往缺乏长远思考。因而,一步到位也是毕业生短视和保守的结果。这两种就业

7、观是造成大学生选择性待业的主要原因。  3.就业准备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被用人单位认为和社会接触较少,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已使大学生开始重视社会实践,尽早地了解社会,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大学生也开始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但这些还是不够。大学生就业准备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加入WTO后,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更符合市场的需要。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基本要求。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

8、青睐的。而大学阶段,学生往往忙于各种考级、考证,却忽略了对建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素养的理性思考。  (2)能力欠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80年代就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理念。信息化社会,尤其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通过学习,挖掘每个人自身的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