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

ID:9525782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_第1页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_第2页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_第3页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_第4页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本质研究综述【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肺气虚证的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和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症状体征、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呼吸功能、病理形态的变化以及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像学改变与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内皮素关系的实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出了观点。【关键词】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综述肺气虚证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是中医肺系证候研究的主要基础证型。本证发展缓慢,多是渐进性、持续性,进而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后果严重,难以逆转。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和证本质的研究具有重要

2、临床意义。本文概述有关肺气虚证的动物模型研制方法、证本质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出个人观点。1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是肺系病实验研究的基础。归纳文献,目前的造模方法有如下几种:王氏[1,2]根据《医用实验动物学》中慢性支气管炎的动物模型,结合中医理论,将大鼠和家兔复制成模拟肺气虚证模型。方法如下:将家兔和大鼠分别放入特制的烟室中,以刨花、锯末、烟叶点燃熏烟,家兔熏烟时间加倍。观察并记录症状、体重的变化,测定免疫学、血液流变学、肺组织血流量、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等指标。结果发现模型大鼠的改

3、变符合临床肺气虚病人的症状。徐氏[3]、孔氏[4]认为证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的结果,提出用多因素造模。方法如下:用SO2、风、寒刺激,观察一般情况,结果发现大鼠除具有王氏模型的症状外,并表现为易感、身疲乏力、体表温度下降。杨氏[5,6]提出了一种小鼠的肺气虚证简易模型。采用香烟烟雾刺激,观察小鼠活动情况、毛发光泽、易感乏力、免疫能力、微循环情况、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小鼠神情困顿、呼吸无力、动作迟缓、毛发松散少光泽,检测表明小鼠肺功能衰弱,免疫功能降低,微循环障碍。其改变符合肺气虚患者的临床症状。刘进等[7]用气管内两次滴入脂多糖复合烟熏4周的方法

4、建立慢性阻塞肺病肺气虚大鼠模型。2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  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归纳,主要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肺气虚与症状体征的关系、肺气虚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与呼吸功能的关系、与病理形态以及影像学改变、基因表达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内皮素的关系。2.1肺气虚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在免疫细胞方面,王氏[1]通过观察,发现肺气虚证模型大鼠的大小细胞吞噬率均下降,T淋转率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以后徐氏的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8]。在免疫球蛋白方面,王氏[1]还发现病模大鼠的外周血IgG、IgM下降,呼吸道SIgA

5、降低[1]。在补体方面,王氏还发现病模大鼠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下降,李氏[9]通过对肺气虚证患者红细胞Cb受体花环率测定,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2.2肺气虚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气能行血,气虚往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流缓慢甚至产生瘀血证。以下肺气虚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证明肺气虚与心血管系统存在潜在关系。在血液流变方面,王氏[2]通过观察,发现肺气虚证模型大鼠多伴有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升高。杨氏[6]、王氏[10]等在以后的实验中,证实了上述结果。在微循环方面,杨氏[

6、11]通过观察发现,肺气虚模型小鼠表现为微细动脉口径缩小、血流速度减缓、毛细血管条数减少等微循环障碍。2.3肺气虚与呼吸功能的关系肺的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其中肺主气、司呼吸是肺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肺气虚必然导致呼吸功能的不同程度损害。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来研究肺呼吸的情况,为我们研究肺气虚证本质提供了思路和可能。呼吸功能检测包括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测定、血气分析及肺阻抗血流图等。笔者试从这几方面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肺气虚证与呼吸功能的关系做一探讨。2.3.1肺功能测定由于动物检测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

7、肺气虚证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仍大部分在临床研究范围。苏氏[12]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肺气虚证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异常,不仅有明显的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而且大气道通气功能也有明显异常,且有不少患者已发展成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机体处于低氧状态。王氏[13]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并据此提出了通气功能损害的标准,将肺气盛衰也相应分为5级,作为肺气虚证的临床分级判断标准。2.3.2气道反应性测定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于各种物理、化学、药物或生物刺激的收缩反应。若这种刺激在正常人呈无反应或反应程度很轻,而在某些人却引起了明显的支气管缩窄,即称为气道高反应

8、性。该项测定目前未见动物实验报道。2.3.3血气分析李氏[14]通过采用卵白蛋白(OVA)复制哮喘模型并加以改良法,建立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