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

ID:9532436

大小:1.67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2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_第1页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_第2页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_第3页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_第4页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摘要:本文利用几何光学的原理,从线光源上某一点光源出发作反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光传播的球面性,给出直射光和反射光能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反射光远远强于直射光,故而,在计算测试屏某点的光强度时,可将直射光忽略,只考虑反射光.根据点光源的反射强度,可计算出点光源到达B和C点的光强度,设线光源的长度为2a,则从-a到a对点光源积分,可算出B点和C点的光强度为:根据以知B点的光强度为2单位,C点的光强度为1单位,利用以上方程可求得:a=2.34mm.通过点光源在抛物面上任一点处反射光线的计算机模拟,给出了线光源反射线在测试屏上形成的亮区。关键

2、词:光强度,点光源,线源的功率,亮区光第7页一.问题的提出:汽车头部的车灯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且已经告知开口半径和深度,所以可以得出抛物面的焦距,经过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得到抛物面的方程.在焦点前放置的测试屏用以测试反射光的光强度,使其两点上的光强度各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在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且在此基础上,精确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最后提出对规范合理性的意见.二.基本假设:1.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只考虑反射光的情形。2.在车灯内部,只考虑光线的一次反射。3.假设光线在抛物面内的每一点上都是镜面反射。4.假设线光源上每一个

3、点的光强度都是一样的。5.反射光在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一个单位,在C点的光强度不小于两个单位.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一).求线光源的长度:1.旋转抛物面的方程为,其中f为其焦距,据已知条件,可知道其焦距f=15mm。2.以F为球心.以R为半径,做一球面.如图1.图1则3.求直射的面积:根据球冠面积公式有,其中r=36mm,,则4.求反射的面积:5.不妨假设线光源上的任一点的点光源的光强度为,则其反射光的强度第7页1.下面就线光源上任意一点M的反射情况讨论,,如图2所示.图2假设,以为半径作一球面,首先考虑B点。以焦点为坐标原点,以对称轴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将

4、线光源上任一点的坐标设为,B点的坐标为(25000,1300),则有根据能量守恒我们可以得到公式,则即任意一点M到B的光强度设线光源的两端点在坐标系的坐标分别为(0,a),(0,--a),则对从-a到a积分得B点的光强度即又因为题设中要求点B的光强度不小于2个单位,即要求,设第7页个单位,即同理,考虑C点的光强度。C的坐标(25000,2600).可知则有经,即同上,要求联立,式,得到a=2.34mm;2a=4.68mm因为线光源越短,则线光源的功率越小。所以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线光源的最小长度为4.68mm.。(二).求反射光的亮区建立坐标系如图3所示图3其

5、中旋转抛物面的方程为:,令,则第7页,线光源上一点P到M点的向量,法向量分别为:,,(利用如图4所示图4;;;;;;.其中,为单位向量)解将代入方程,得从而得迭代程序见附录.坐标图如下:第7页(三).评价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在本设计规范中,在灯的焦点处放置一线光源,经程序计算,可知它的照射范围是一个将B点做有面积处理,不必考虑具体的反射情况,使得模型大大的简化。该设计规范基本上可以满足实际要求,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线光源的长度和A,B,C三点的距离以及焦点与测试屏的距离不是处于一个数量级上面,导致有效数字太多,计算比较繁琐。所以可以适当的减小测试屏与车灯之

6、间的距离.并且缩小AB和AC的长度.因为车宽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情况下要求光源反射在3米以内,如果线光源的反射在3米以外,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四.参考文献:1.《解析几何》北京大学出版社2.《数学建模案例分析》海洋出版社3.《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海洋出版社4.《光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附录holdforxp=-1.56:.17:1.56fort=0:0.1:1.2forcta=0:pi/60:2*pix=30*t*cos(cta)y=15*t*t第7页z=30*t*sin(cta)Nm=[(-2)*x,60,(-2)*z]Mp=[xp-x,15-y,(-1)

7、*z]Nmo=60*sqrt(1+t*t)Mpo=sqrt(xp*xp-2*xp*x+(15+y)*(15+y))aef=1/Mpo*MpN=1/Nmo*Nmnj=aef.*Nneiji=nj(1)+nj(2)+nj(3)beita=2*neiji*N-aefbeishu=(25015-y)/beita(2)X=x+(25015-y)*beita(1)/beita(2)Z=z+(25015-y)*beita(3)/beita(2)plot(X,Z,'k.')endendend第7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