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ID:9537262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1页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2页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3页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4页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本儒学的特点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罩中国文明,而且对东亚各国尤其是日本发散出它强烈的影响力,使得该国的民族哲学中有着深厚的儒学传统,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要探究日本人的隐忍特性与严谨态度,则必然要追溯到中国儒学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纵观日本文化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外国文化影响的明显痕迹,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甚深。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不断到中国取经和学习,视中国为文化圣地。本文从日本儒学的起源和发展说起,研究和分析日本儒学对日本文化、社会发展、日本人性格特征的影

2、响,并提出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的个人观点。  1、日本儒学的起源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位置。日本有过两次文明开化,一次是大化改新,谓之唐化;一次是明治维新,谓之欧化。唐化,即中国唐朝文化所化;欧化,即西方文化所化。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晋末,经朝鲜到了日本。公元285年,百济国的王仁在日本讲《论语》。从中国唐朝时起,日本就大量派送遣唐使,研究儒学经典,并携走大量的汉语儒学典籍回国。同时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想等璀璨文明带回

3、日本,甚至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机构的设置,服装服饰、日常起居、民俗节目都以中国唐朝为参照。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时,中国正处于庞大帝国的强盛时期,而日本仍处于蛮荒时代。儒家思想及其所包含的政治理念、社会礼仪、道德人格等直接刺激了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加速推动了日本从奴隶制转入到律令制国家时代,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大和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不仅是日本古代的文明得益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现代日本社会的人文理念中,更是渗透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规范着日本

4、人的思维与行动。  2、日本儒学的特点  日本儒学并非了无特色,因为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一个善于汲取的民族,日本文化就是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善于去粗取精,既保留传统的文化意识,又适应时代,注重创新。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中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的发展为原动力而逐步成长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在汲取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结合该民族的优点,将发源于东方的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烙印。  与中国本土相比,日本化的儒学在两个方面明显不同于它的母国。其一是将以仁为中心的中国儒学嬗变

5、为以忠为中心的日本儒学。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她的名著《菊与刀》中曾说,在中国儒学中,仁被视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彻底排斥于日本伦理体系之外;在中国儒学中,忠是有条件的,而在日本,对主君的忠则是对天皇无条件地遵从。中国儒学讲究内圣外王,认为仁是礼的内在基础,而日本在接受中国儒学的时候,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在许多问题上,日本人停留于礼的表面,这也是日本人人际关系淡漠的内在原因。日本学者森岛通夫在《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一书中指出:中国儒教把仁慈、正义、礼仪、智识、诚信作为基本美德,相信仁爱是人类美德的本质;日本儒教则把忠诚、礼仪

6、、勇敢、诚信、节俭作为美德,认为忠诚是人类美德的本质。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各自儒教的基本价值观明显有异。曾留学日本的国民党亲日政治家戴季陶也说:日本的儒教缺乏中国儒教的仁爱观念。  其二是对和的改造。中国儒学的和是作为礼的一种功能出现的,而日本儒学的和带有强烈的佛教色彩,讲的是平和,要消除烦恼,达到寂灭,实现无虑。中国传统道德的和包含了对立与差别,因此孔子才特别强调和而不同,反对不讲原则的调和。而在日本,改造了的和则失去了这一内涵,和只是和气、和悦,一味忍让与服从。人与人之间通过和谐共处形成的社会,应该得让每个人找好自己的位置,确定身份。只有

7、这样,社会才可以维持和。因此,每个人都得认清自己的位置,不妄想找到更好的,这被日本人叫做有分寸。和既是日本的建国理念,又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儒家文化,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学思想影响反映在日本最初的历史 日本能够获得如此快的发展,多半是靠支持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民族心理,而这三大心理也是日本儒学思想的真实体现。  1、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基于传统的生产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这与他们骨子里的耻感文化有关,即依附于群体的特性

8、。  2、务实心理。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幻梦式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  3、忠的心理。忠:现代的日本人已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