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

ID:9543906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_第1页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_第2页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_第3页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 摘要: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他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战争应否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可以说,孟子的言论无处不体现着对百姓的关注,时刻不想着民意的不可忽视。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古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体现角度里程碑    生在战国中期的孟子,面对武力争霸的君候与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面对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社会,以其为民请命的情怀、睿智精深的哲思和伟岸不屈的大丈夫气概,提出

2、了自己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施政主张,鲜明地体现了民本思想特色。其民本思想,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    正因为孟子头脑中有着极强烈的民本思想,因而他对君权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意义有自己独特的认识。首先,他引《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引《书》上的这段话,意在说明君主是上天造降的一个工具,是用来帮助上天治理百姓、教化人民的;在天面前,包括君主在内人人平等,谁也不能恣意妄为。  在

3、说明君权天授的同时,孟子更强调“民归”,他引《书》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来告诫统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离娄上》)。君主要使民众拥护支持自己,就必须注重得民心,他以尧舜的故事为例说明这一点。“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者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朝观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4、民听’,此之谓也。”“民归”决定“天与”,表面上是“天与”,实际上是“民归”,是人民的意愿,决定着谁当天子。“天与”似乎是个幌子,“民归”才是合法性的标准。有时候孟子连“天”的幌子都不打,直截了当地主张天子和国君的权力是臣民们给予的:“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这是说,君王的地位和权力不是绝对的,如果他有大的过错而又屡谏不听,臣民则可以撤换他,而另立新君,为己做事。    二、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    (一)社会分工  孟子在与农家许行的辩论中,反对君民共耕的贤君观,而肯定

5、社会分工的意义。他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你被称为“君”,他被称为“民”,统治者统治天下,劳动人民从事生产,这只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其实二者本来就是平等的。  (二)相互尊重  正是因为君臣民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的平等观念,所以他主张君臣民要互相尊重。他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6、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臣子对于国君不是一味的“忠”,而是随国君对待臣子的态度而变化的:国君尊重臣子,视之为亲信知己,则臣子也会对君上尽心尽力;国君把臣子看得如同草芥,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看得跟寇仇一般。简言之,国君尊重臣子,臣子才会尊重国君。他引成覵对齐景公说的话:“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君王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们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为什么怕他呢?你我人格平等,理应相互尊重。  (三)各尽其责  孟子强调统治者必须尽应尽的义务

7、,他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上》)分配给你的职务是做君主,那么你就要做好君主职内的事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否则,便“已之”“弃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显然,孟子用类比的方式,意在引导齐宣王自己说出“把国家治理好是君王应尽的职责”的话,否则百姓就要“已之”“弃之”。  (

8、四)与民同乐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作为老百姓的君长,理应与百姓同乐,否则便是错误的。如果君长以老百姓的欢乐为欢乐,那么老百姓也以他的欢乐为欢乐;君长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忧愁。简言之,君长要与百姓同忧乐。  (五)民贵君轻  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说自古有之。如《尚书·五子之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