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

ID:9545089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_第1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_第2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升板结构 抗震性能 加固  论文摘要:根据升板结构房屋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该类房屋进行现场调查、构造分析和结构复算,对房屋的检测和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使升板结构房屋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进而推广升板结构形式的应用。  0引言升板结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乡昭些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为现场湿作业少、构件统一、易于预制、板底平整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和当时施工技术等原因,所以建设了较多的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在当前城市改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这类房

2、屋。其主要缺点为水平刚度较小,柱板连接节点较弱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这类房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加固设计方法进行研究。.L.编辑。  1工程概况  某商场为一幢4层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面积8000时。房屋结构形式为柱板结构,柱形式为角钢劲性柱;1层,2层采用密肋楼板升板结构,3层,4层采用平板升板结构。柱设计截面尺寸为350x350,内配4艺80x8等边角钢。密肋板的肋梁截面尺寸为120x250615,柱边肋梁负弯矩处配2小18,跨中正弯矩配2似5,箍筋为双肢怀150;跨中肋梁负弯矩配砷18,正弯矩配125,拉

3、结筋为S形拓150。后浇方形柱帽,柱帽尺寸为1500x1500x400。平板设计板厚为200,内配X14)150钢筋双层双向配置,板底、板顶钢筋的断开位置均在跨中1/3处。后浇锥形柱帽,柱帽尺寸为1800x1800x300。混凝土设计标号为300号。升板与柱之间的连接采用型钢承重销、型钢与提升环中的预埋型钢焊接。房屋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000m,电梯井及楼梯间位置的基础为筏片基础,基础埋深为2.000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200号,结构平面图见图1,图2。  2现场调查由于房屋使用历史较长,在平时使用过

4、程中没有按照原设计荷载要求进行使用,曾多次对房屋进行改造,楼层面装饰层厚度达到300~,远远大于原始设计荷载。在现场将所有楼层装饰层全部拆除后,发现原有平板呈现明显的凹凸现象,与无梁楼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完全一致,说明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楼板已经出现了永久变形。1层大部分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锈蚀较严重,混凝土表面已经发现有部分保护层剥落,2层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质量略好于1层框架柱。角钢劲性柱由于保护层厚度较薄,钢材表面已经锈蚀,锈蚀量不大,楼板的钢筋锈蚀情况不明显。1层的混凝土标号比原设计20

5、0号混凝土低,1层可评定为C15,2层可评定为C25;3层,4层的混凝土标号离散性较大,可以评定为C25。  升板结构现场发现部分外露型钢承重销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现象,个别构件锈蚀量已经大于5mm,严重影响了承重销的承载能力。  3构造分析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标准,房屋为丙类建筑,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现行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对结构体系的要求: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

6、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对板柱一抗震墙结构而言,规范要求:房屋的周边和楼、电梯洞口周边应采用有梁框架;房屋的屋盖和地下1层顶板宜采用梁板结构。板柱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承担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各层板柱部分应满足计算要求,并应能承担不少于各层全部地震作用的200%。显然本工程的结构体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4结构复算1)根据计算结果,大部分框架柱的轴压比以及配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最大值为1.75,远远大于规范规定的0.85。地基基础承载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2)层

7、间位移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楼层集中质量较大,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弱,层间位移最大值为1/397,是规范规定的2倍多。3)框架柱的箍筋设置亦不满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L.编辑。  5小结1)从整个结构来看,本房屋结构体系均为板柱结构。原结构设计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柱板连接节点构造、框架柱的抗震构造措施等均不能满足抗震构造要求。结构的承载力达不到7度抗震设防要求。因此房屋整体抗震性能不符合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2)层间位移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侧向刚度明显较弱,层间位移均超过规范规定限值。  6加固

8、方法研究根据验算结果并依据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建议对整个建筑结构采取如下加固措施:1)由于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层间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应当在适当的位置增设抗侧力构件,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减小层间位移。结构加固平面图见图3。结构层间位移和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见表1,表2。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增加抗侧力构件(抗震墙)后,房屋的结构体系由原来的板柱体系转化为板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