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

ID:9548741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南昌市主干道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机动车迅速增加,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委市政府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十分重视,2007年印发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南昌市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工作意见的通知》、2008年印发了《南昌市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三年工作意见》,明确提出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和乱的问题的工作要求,市公安交管局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严惩严重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通过整治使机动车超员、超速、酒后驾车、无牌无证等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非机动车、行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

2、为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已经成为长期困绕我们交通管理的顽症。  于历史原因,我市老城区大部分路口为平面交叉口,缺乏过街设施,只有17座地下通道,且真正能沟通路口的地下通道只有阳明路青山路口、八一大道江西宾馆路口、抚河路叠山路口、抚河路中山路口、抚河路孺子路口,其余只是设置在路段上。硬件不硬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老城区走路难、行车难、管理难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到处乱穿;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闯红灯、随着掉头;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道抢行,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让行、不怕车、不服管。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数量大,往往造成民警在执法中遇到

3、法不责众的情况,管理难度大、群众抵触情绪大。  为了加强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在南昌市老城区交通流量大、人口密度高,过街需求大、没有过街设施的情况下,用人行、机非护栏可规范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轨迹,有效缓解老城区路口、路段机非混行的局面,对于降事故、缓拥堵、提车速、树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置人行、机非护栏的必要性  从外地的经验来看,设置人行、机非护栏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大中城市广泛采取的规范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行为的有效措施。从南昌市的情况来看,设置人行、机非护栏有现实管理的需要。截止2009年10月,南昌市机

4、动车保有量为425227辆,市区人口223.1万人。其中旧城区(阳明路以南、洪都大道以东、解放路、洪城路以北、抚河路以东)的面积为14.44平方公里,现状人口64万,平均人口密度4.43万/平方公里。伴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的各类社会活动、商业活动愈加频繁,据不完全统计,70%的商业集中在旧城区,旧城区作为商业核心,是重要的交通吸引源,吸引了大量的行人和机动车进出该区域。在我市旧城区道路设置人行、机非护栏可有效改善交通环境。  1、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步行交通是以步行者体力为动力的出行方式,非机动车交通也属低速人力交通,一般为呈现出近距离和低

5、速行走的特征,尤其是老人、儿童等弱势人群,在交通环境中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没有人行护栏的情况下,其行走线路易与车辆线路相互交织,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  据统计,2009年1-6月份,南昌地区使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202起,在事故中死亡人数89人,受伤人数184人;使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发生9836起,但是行人、非机动车车在事故中受伤比例较高(由于简易交通事故为轻微交通事故,均由事故双方协商解决,因此受伤人数难以统计)。引发事故的原因除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外,行人随意横穿道路、争道抢行也是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设置人行、机非

6、护栏可以明确各方路权,保障通行安全。  2、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达性  根据2005年6月进行的居民出行交通调查,2005年南昌市居民平均出行2.56人次/日,出行目的依次为上班(学)、文化娱乐、购物、生活和业务。经济活动的增加,往往使城市交通需求总量以2-3倍于人口的速度增长。在出行结构中,步行比例占40%。在商业集中的旧城区,由于缺乏必要的隔离设施,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冲突明显。  以中山路象山路口为例,2008年9月20日下午15:00-16:00,从其交通流量特征来看,一个小时内通过路口四个方向的行人交通流量为6176人次,属于较低的

7、在服务水平E级,其人均占有空间面积>0.75-1.4平方米,行人步速严重受限,需频频调整步速,有时可能一步一步向前蹭,空间很小,不能超越慢行者,穿插和反向行走十分困难,伴有人流阻塞和中断。根据南昌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当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h,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应当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在中山路象山路口,既没有人行天桥或地道,也没有人行、机非护栏,虽然有执勤民警和协管员在维持秩序,但大量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合通行,路口的交通秩序仍然较为混乱,通行效率大幅降低。在节假日高峰

8、,机动车由连续流演变成间断流,需2-3个信号周期方能通过该路口,行驶速度为5-10公里/小时,通行效率十分低下。如果在路口设置了人行护栏,可以减少行人、非机动车、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