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

ID:9549351

大小:221.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2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_第1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_第2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_第3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_第4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2.右图为北京贡院遗址,是明清两代举行会试的地方。它见证了我国选官制度的衰败,该贡院的历史使命终结于()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13.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1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

2、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15.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A.两次鸦片战争中B.土地革命时期C.太平天国运动后D.解放战争时期16.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上书废帝溥仪:“臣伏愿我皇上日思辛亥、丁巳、甲子之耻,潜心圣学

3、,力戒晏安。”其中“丁巳之耻”是指()A.中华民国建立B.张勋复辟失败C.宣统皇帝退位D.伪满洲国覆灭17.任新民(1915~),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1949年7月决定从美国回国。此时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A.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热情邀请B.苏联给中国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术资料C.敌视中国的美方从中极力阻挠D.看电视闻到美苏“冷战”浓重的火药味18.“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权力制约B

4、.公民意识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19.“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A.议会制度出现8.立宪制度确立C.政党政治兴起D.内阁制度形成图是美国在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世界市场的拓展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21.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

5、化的途径是()A.单一改革B.战争统一C.社会革命D.民族独立22.下图中文学作品按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35.(30分)阅读摘自当代经济学家何正斌《3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三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并迅速滋长贪官污吏,导致农民起义……材料二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完成了资

6、本原始积累和体制制度转变。材料三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的路程。(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渐进”的基本路径。在第一阶段,以英国为例分析其成为世界强国的内外因素。(12分)(2)就经济而言,材料一中所说“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存在哪些负面作用?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6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

7、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后来是怎样克服的?从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12分)36.(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李毓秀(1647~1729年)《弟子规》总叙材料二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亚当·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