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

ID:9549771

大小:4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2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段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雅实验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提示:全卷共三大题18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一、语言积累与运用(6小题,30分)1.古诗文默写。(12分)(1)下列诗句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A.行到水穷时,坐看云起处。(王维《终南别业》)B.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韩愈《马说》)(2)请根据课文写出上句或下句。(3分。四题只选三题作答。)①,病树前头万

2、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③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文天祥》)④,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按要求默写。(7分)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2分)②《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2分)③“月”在古代诗文中很常见,诗人往往借月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含有“月”字的句子。(3

3、分。四题只选三题作答。)示例:李白在独自一人喝酒时赏的月: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A.苏轼在中秋节时感慨世事变幻时赏的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李白在宣州谢眺楼写的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C.杜牧在秦淮河岸停泊时赏的月:(杜牧《泊秦淮》)D.王维在竹里馆时赏的月:(王维《竹里馆》)2.请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

4、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湹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咎咎灰白的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1)请细心地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然后填写在括号内。()()(2)文段中划线的两个词语都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填写在横线上。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建议。(2分)①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②也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

5、家、个人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块净土,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基地。在那里,人们一个挨一个静静地坐着,只有,人们没有喧哗,没有嬉闹,偶尔,怕碰出声响。。①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的翻动书页的沙沙声②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③挪动椅子上卫生间时起身也是小心翼翼的④起身上卫生间时挪动椅子也是小心翼翼的⑤这个地方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染力的⑥这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

6、德感染力的地方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5.下列对联写的是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①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备选景点:A.巩义杜甫故居B.汤阴岳飞庙C.南阳卧龙岗D.嵩山少林寺6.语文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1)下面是一些读书故事,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好括号里。(2分)A.宋濂B.孙敬C.孔子D.车胤①为了深入研究《易》这部书,

7、翻阅了许多遍,导致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节日论坛】(5分)联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就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①看法:(3分)②宣传标语:(要求标语能够提醒人们重视传

8、统节日内涵,前后结构相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11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完成7—8题。(8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