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ID:9558888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_第1页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_第2页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_第3页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_第4页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摘要: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会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的上市挂牌以及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流通,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因此,传统的历史成本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无法客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他们需要更为详细的、更为公正的财务报表披露,以了解其投资产品的真实价值。关键词:公允价值次贷危机建议0引言当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价格以及成交量的直线下降,资产负债率大大增加,使得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亏损现象,这是次贷危机导致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并且在金融风暴的背

2、后,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现在了各个层次,许多企业以公允价值的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急剧缩水,并使得许多的金融资产造成恐慌性抛售,整个市场体系变的非常混乱。公允价值以其特有的评价模式以及充足的理论依据成为一种广泛的会计计量工具,然而,当前国际经济立法面临着公允价值缺失的困境,并由此引发自身的合法性危机。当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价格以及成交量的直线下降,许多企业以公允价值的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急剧缩水,资产负债率大大增加,使得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亏损现象,这是次贷危机导致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2008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总额7000多万元的救市方案,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

3、中一项是针对市场计量的会计准则做出了特殊的规定——要求美国证监会(sec)对按市价计值的会计准则做出调查报告,并且投票表决是否该中止此项会计准则。在美国进行调查的同时,欧盟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则更快一步,他们认为市场可以不完全遵循所谓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允许某些银行将资产重新列为长期投资,这样的变化将使银行的一些金融资产实现损失的最小化。到底如何正确的对待公允价值是美国、欧盟甚至今后中国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侧重分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我国如何合理发挥公允价值的作用。1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的争议1.1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进入会计准则已经是晚近的时代了。虽然

4、在会计准则的构思上,公允价值计量的雏形已经早早地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的应用,首次出现还是在20世纪的美国。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作出如下定义:公允价值是指报告实体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我国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对公允价值作出了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现行交易时,不是强迫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

5、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从二者的定义中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交易双方是客观公正的,交易方式是有秩序的,并且该项资产或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并且在时间上要连续存在,而且该项资产或负债在交易过程中必须是合法的、自愿的,不属于类似恶意的低价抛售或者恐慌性抛售等被迫交易。从而,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公平交易,那何为公平交易,而交易又如何达到公允是公允价值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公允价值的引进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思维和会计方法,其应用的不断扩展也体现了公允价值正在体现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式而言,公允价值的会计准

6、则并非能被所有人所接受。1.2公允价值的争议公允价值在美国翻译为fairvalue,意思是公平的价值。公平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知道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作为交易的双方怎样才能做到公平,衡量公平呢?法律角度看,公平在法律上意为justice,即公正、正义。一切法律都必须按照这样的宗旨为指导思想。因此,在会计法上,公平原则的表现就极为重要,首先要遵循交易主体平等的原则,即双方同为法人或者自然人,然后双方的意识必须达成共识,即不存在舞弊、强迫交易、恶性竞争等问题,如果存在两者的统一,无论市场的波动如何之大,交易就能符合公平原则。因此,公允价值的存在性是公认的,但是如何定义公平交易

7、确是实质性的问题(陶迎迎,许彩燕,2008)。如果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并且无任何流通问题,那么公允价值交易的公正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争议。而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要估计其重置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一般演变为“管理层判断+某一估价模型”(于永生,2007)。问题是如果出现资产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其存在流动性,那么交易双方的意识误区就会产生,那么从管理层的判断到估值模型的计量就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使得公允价值的交易存在缺陷,而且这个缺陷并不能靠管理层自身的提高或者企业的不断进步就能弥补的。这就是公允价值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