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

ID:9559494

大小:348.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2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滁州市沙河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总分:7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1月24日,鉴真大师坐像在时隔30年后再度抵达扬州,回乡“省亲”。鉴真大师的事迹见证的国际关系是(A)A.中日关系B中印关系C中法关系D中美关系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3.著名历

2、史学教授龚书铎在解释道光皇帝(18250年在位)的墓葬为什么相对较小时说:“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龚教授所说的“土地”是指(B)A.北京B.香港岛C.台湾D.辽东半岛4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描述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著名诗句是(C)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D、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5新华日报记者在土地改革后去农村采访,很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C)A、地主已经一无所有B、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C、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

3、D、地主仍是土地的所有者6.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B)A.第一颗原子B.“神舟7号”C.“东方红一D.“中近程导弹爆炸成功发射成功号”发射成功弹”发射成功7、下列属于1929-1933年的常用语的是(  A)A、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B、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联合国C、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国民公约D、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8、右图中黑人在1863年当上了士兵,主要因为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的颁布(C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9科学技术引领时代进步。下列科技巨匠与其称谓对

4、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爱因斯坦——发明大王B.卡尔·本茨——汽车之父C.莱特兄弟——航空飞行器的先驱D.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探索者10.“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A)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回答下列有关安徽历史的问题。(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最古

5、老的水利工程是由孙叔敖主持建造的_________。(2)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上明朝开国者________用了近间,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3)被毛泽东誉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______________1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1)在中国古代史上,________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2)日本________改新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3)苏俄________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3、

6、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国强国梦,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1)______________形成于19,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______________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______________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辨析改错(本大题1题;6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14.路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交往的纽带。【】(1)中国西汉时开辟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东西

7、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改正:【】(2)15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改正:【】(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飞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改正: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2分,第16小题10分,共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10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1)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

8、放“窗口”的城市是什么?(1分)简述经济特区的建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分)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