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

ID:955981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_第1页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_第2页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哲学思考生命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科學家已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而人类刚更是无论从生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L.都充满了极端条件下的生命奇迹。这一切何解?西方哲學从活力、意志、无意识、生命冲动等等方面展开论证。而东方哲學刚从万物一体、万物本源具有无限潜能的高度进行解析,  极端条件下人的生命奇迹  生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它们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在地球上很多原本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极端条件下,科學家都陆续寻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发现

2、,证明了生命具有不屈不挠的创造力,而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是充满了生命奇迹。  2011年8月5日,33名被困700米深处井下的智利矿工,历经漫漫69天,终于在2011年11月13日重见天日。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中,涌现出诸多废墟下存活的生命奇迹在这些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缘何生命奇迹不断?是强烈的求生渴望,是对生命的坚持,是人在艰难困苦中求生的欲望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自觉追求。  相对于这些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的生理奇迹,人类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出的精神层面的奇迹更加可歌可泣: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

3、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当代中国的张海迪更是以顽强的意志演绎了极端条件下人类精神之花绽放的极限。  东西方古代先哲对生命有不同的解读。  西方哲學维度对生命的思考  活力论曾经在哲學史上盛行一时,它认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绝对的,只有在有机物中才具有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在希腊语中称之为隐得来希(entelechy),古希腊的科學权威亚里士多德就

4、曾说过,任何生物体内,都有一种叫做隐得来希的神秘力量,它并不存在于空间中,然而可对空间施以作用。  叔本华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他认为人类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生存(生活)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中动;而生命乃至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在他看来,生物最珍视的就是其生命,只要求得生存,其他一切都可以忍受:反之,其他一切都会失去意义。生物如此,其他一切事物亦如此。例如,一颗埋在土中的种子,可以长久不发芽,却能保持其生命力,这些都是它们求生存的表现。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人生就是意志活动

5、这一中心论点,但是在意志领域发现了一种不曾被污染的健全本能就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与热爱,提倡正视人生的痛苦而不是逃避。基于此,尼采把意志看作是一种个人自我引导与自我超越的权力,是完全自由的,不应该受到任何环境影响的而能够支配环境。尼采强调权力意志的作用,进而提出一种超人哲學。他认为,超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内驱力,能够自由选择而使自己有所成就,而种种恶劣环境是对超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考验。  而奥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则认为真正支配人类活动的是无意识,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埋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的主体。无意识中起主导作

6、用的又是性本能,并且认为性本能有不同的两类,即最广义的性本能以及攻击本能。最广义的性本能又被称之为生存本能,包括人的一切积极的、爱的、建设性的、寻求安全躲避危险的种种求生意志。攻击本能又被称作死亡本能,人的一切消极的、恨的、破坏性的等等毁灭意志者包括在内。正常情况下,人的生存本能起着优于死亡本能的主导作用。  法国哲學家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學则是.L.对现代科學主义文化思潮的反驳。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生命存在的绵延。这种借助于直觉(而非分析)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學史上叫做

7、直觉主义。在《创造的进化》中,柏格森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生命冲动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  东方哲學视野中的生命智慧  古老智慧的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万物实际上是同源的,并且越低等越质朴的生物其能量更加巨大;而人只要通过修炼,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至乐》篇中就阐释道:万物的种类,都萌发于极微小的物质几,这种几不断演变而成人,最后又返回到大自然极微小的质体。庄子认为通过修炼得道的至人,将进入绝对的天人合一,就可

8、以长生并且摆脱一切劣境的束缚。  起源于印度、光大在中国的北传佛教,认为人本具有无限潜能,但因为无明而被无边欲望所苦。勤修戒定慧三學,就可以进入涅的至高境界,并产生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一通永通,一得永得,再不会失掉。佛教同时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