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ID:9559867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对我国市场经营及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3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重新构建会计信用  (1)完善会计行为主体的内部监督体系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立法机关应该联合有关方面的力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

2、一套内涵与外延统一、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分步实施强制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证。  改变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由经营者全面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应用会计的方法和其他有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经济

3、业务进行的控制。它包括财产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对会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的企业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

4、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外部监督的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二是加强政府监管。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监督监督者,即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  加强政府监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干预的程度及效果直接影啊会计信息的质量。  (4)加强单位负责人

5、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

6、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进行,而应该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组织、中介机构制定、颁布与

7、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目前,带有官方色彩的法规,反而有悖于营造企业职业道德的初衷。  花大力气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配套教育,即在会计岗前培训、会计岗后培训等过程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  3.加强惩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

8、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上述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质成本。根据经营者是“有限理性的经济”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其行为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