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ID:956004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作者: 江建华,何志刚,金蕾春,邵江莹【关键词】,胃造瘘  [关键词]胃造瘘;内镜;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重症颅脑损伤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结果:1例患者经管饲1个月后营养状态改善拔管,改为经口饮食。另1例置管至今,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作为肠内营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近年来,由于置管技术和制剂的改进,全胃肠外营养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此为重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维持营养方式。但是,对于胃肠道功能尚未丧失的危重患者,胃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要

2、求。传统的胃造瘘术需在麻醉下开腹手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lcGastrostomy,PEG)避免了外科手术的操作,并发症大大减少,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我院2004年以来已应用此术2例,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  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55岁~60岁。2例患者均为外伤后脑出血,手术昏迷时间超过7d。患者在术后7d行PEG,术后24h开始接受肠内营养。  1.2操作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2d开始抗生素预防感染,检查出凝血时间。术前8h停止鼻

3、饲,常规行脉搏、氧饱和度检测,以保证操作过程安全顺利。  1.2.2手术方法  患者左侧卧位,适当应用镇静药物后置入胃镜,在胃镜下对胃和十二指肠先行常规检查后改为平卧位。选择胃体中部前壁为穿刺点,经胃镜向胃腔注气至胃皱襞变平,使胃壁贴近腹壁。在较暗光线下腹壁可见胃镜的透光,助手在腹壁确定穿刺点。常规腹部消毒铺巾,局麻后在皮肤作一0.5cm切口,穿刺针经此切口垂直穿进胃腔,推出钢针,置入导丝。胃镜操作者在胃镜下将导丝用圈套器连同胃镜拉至口腔外,造瘘管与导丝连接。助手将导丝从腹壁拉出,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并随导丝拉出腹壁。再次进镜,检查造瘘管的胃内端位置良好后,即在腹壁固定造瘘管

4、,剪除造瘘管末端,接上“Y”型接头。  1.2.3管饲管理  术后24h经造瘘管给予营养液。从少许等渗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开始,2d后增加肠内营养的质和量。营养液不宜太干,每次注食后用50ml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以防造瘘管堵塞。每日清洁造瘘管周围皮肤,防止感染。  2结果  本组2例患者PEG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min,术后均停止静脉营养补液,采用肠内营养,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本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原发病的治疗后均渡过了危险期。1例患者置管1个月后,恢复正常饮食,拔出了胃造瘘管,另1例因吞咽困难放置PEG至今,已有12个月。2例在置管期间不同程度的出现造瘘管局部出现红肿,经

5、积极换药后红肿消退。  3讨论  PEG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不仅减少了传统鼻饲管带来的呼吸道感染以及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同时又避免了手术的损伤。PEG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并未丧失、需行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在选择病例中,应注意食管的通畅,幽门及肠道有无梗阻。在临床上,以脑血管病变为多,本组2例均为脑外伤致脑血管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的吞咽困难,如震颤麻痹致吞咽肌强直、放射治疗后的吞咽困难等也是PEG的适应证[1]。  PEG的禁忌证为完全性咽部及食管梗阻、内镜无法通过者;严重而无法纠正的出、凝血机制障碍者;胃部疾患,尤以胃前壁病变影响手术操作者。对于有腹水、腹腔肿瘤

6、、伤口愈合不良以及既往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的患者,应慎行PEG。对于一些重症和(或)有严重合并损伤,预后差的患者,应谨慎酌情选用[2]。  选择行PEG的患者,应是估计在短期内不会死亡者。本组中1例患者置胃管1个月后拔管,另1例至今仍带管。胃造瘘对于维持患者营养所需、延长生命、节省开支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PEG管比留置胃管更易被患者接受,同时避免了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减少了返流性肺炎的发生。PEG后,患者可给予更多的营养物质,给予的速度和营养物质的选择更灵活,并可在家自饲,患者无大的不适感,避免鼻胃管的不舒服。经皮胃造瘘管可卷曲固定于前腹壁而不显露在外,这对患者来

7、说可使之保持外表尊严和参加某些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PEG后的并发症有皮肤切口及周围感染、气腹、胃结肠瘘、胃内容物漏入腹腔致腹膜炎等[3]。本组2例均有局部皮肤感染及炎症反应,考虑为造瘘管固定过紧所致,使局部血供差和分泌物引流不畅所致。经调整造瘘管固定片松紧,加强换药后,皮肤炎症减退。  综上所述,PEG是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的方法,并能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