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ID:956330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_第1页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_第2页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煤矿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煤矿环境越来越的严重破坏。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煤矿环境保护、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常会导致地质灾难以及环境破坏。因此保护煤矿地质环境、规范煤矿生产活.L.动成为煤矿开采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的污染现状,因煤炭开采而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加深了我们对煤炭地质环境的了解。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防护    1、煤炭开采会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2、 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煤矿生产活动的不合理规划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开采引起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的转移扩散,造成煤矿周围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振动污染等问题。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采动岩移和矿井抽排水改变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导致矿区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严重缺失,煤层自燃以及岩层移动等造成煤炭资源大量损耗,土体资源的流失等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地质灾害与井下地质灾害。地表地质灾害主要

3、为采矿岩移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井下地质灾害主要为采动压力可诱发冒顶、透水、煤与瓦斯突出等。  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及企业职工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制约了煤炭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的污染现状  因为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所以导致了地面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从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2年统计,中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中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

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有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  我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l4万,治理率不到7%。因露天采矿和废渣堆置等原因,直接破坏与侵占的土地近208,并以每年200的速度增加。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l500多座,历年堆积量达3240t,占地达5000km以上。采矿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占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l0%以上,处理率仅为4%,其中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致使大气污染和产生了酸雨。煤炭采矿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

5、废气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约76万,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使矿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  全国最突出的问题为矿山植被、土地和水生态破坏。我国因采矿累计侵占的土地达59072,破坏森林11024,破坏草地2735。破坏土地16328,并且每年以416的速度递增,导致了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此外,由于很多地方的掠夺性开采,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3

6、、煤炭地质污染的防护措施  3.1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采取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科学管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理,整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目前,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处于被动局面,环境调查、治理手段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L.就要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技术标准,增加科学的投入力度,矿山环境评价、恢复治理标准以及地面沉降检测技术标准,使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  3.2开展煤矿地质调查工作  掌握煤炭开

7、采中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和类型,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对矿区内地质灾害,特别是采煤影响、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的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影响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并实施连续监测,以做到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  对矿区进行瓦斯地质调查,重点是调查煤层瓦斯赋存和来源,特别是其分布规律,用来评价瓦斯的涌出及特征,以掌握和影响瓦斯抽放的地质条件及改良方法。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是查清矿井地下、地表水的流动通道,确

8、定污染水体的扩散途径,为控制水土资源流失提高地质依据。  3.3建立高素质地质灾害监测队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首要特色是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同时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体系尽快制订矿山环境破坏补偿的新办法。  3.4健全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