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

ID:956369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_第1页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_第2页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_第3页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即史称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封建制度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农业、商业、手工业及科学技术等也顺应时代的进步而得到了长足发展的机会,复杂而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都在这一时期集中的体现了出来,这些因素都作为一种推动力,促进了中国哲学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  一、墨子思想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是中国新旧社会更替的时代,由于奴隶制及封建制两种不

2、同的社会制度的冲击,以及当时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哲学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为后期的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提供了思想的土壤和成长的养份。在这一时期,墨子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兼爱、非命等十大主张,以辩的形式纠正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思想即儒家思想。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者,提出了这一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墨子名翟,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475年死于公元前395年,曾是一个个体劳动生产者,作为工匠,有比较高明的技术造诣,后来上升为士,并成为墨家的创始人。他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作为衡量一切思想

3、和行为的价值的标准,同时提出了兼爱、非命、非攻、尚同、节葬、非乐等哲学思想,这在当时都是较为先进的思想。墨子所提出的思想,符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诉求,客观上主要是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有利,同时其思没有脱离以天命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肯定了君权神授的理论,麻痹劳动人民的斗志,有利于贵族的剥削和统治者的专制压迫,因此其思想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而言,墨子所提出的兼爱、非命、非攻、尚同、节葬、非乐等哲学思想,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墨子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进一步通过墨子的辩,从而学习其认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国春秋时期

4、的哲学发展,以及哲学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所产生的作用,对于学习以墨子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比较系统的逻辑学说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二、三表法  墨子在其著作中根据辩乎言谈的要求,提出了衡量一种学说的是非的标准,即墨子所谓的三表。言必有三表,何谓本文由.L.收集整理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2]  墨子认为这三表就是衡量一种言论的真伪是非的三个标准。墨子所说的三个标准,是要以关于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

5、老百姓的亲身体验和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墨子所提出的三个标准是统一的。在这三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老百姓的亲身体验就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化。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也是以直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而实际运用看其效果,也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经验反馈,可以说是第二个标准的具体化。墨子认为直接的感性经验知识是最基本最可靠的,任何抽象的概念和认识都需要通过感性经验的检验。  墨子的三表,是中国古代的经验论的认识论,对中国本土的逻辑学说的创立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墨子运用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对孔子为

6、代表的一部分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从而进一步的证明了墨子对其提出的三表思想的运用。墨子批评孔子的生而知之论,认为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肯定一切知识来自耳目之实的闻见,认为圣人存在并有其作用,但是,圣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同时强调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对人的贤良圣智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墨子在其著作《所染》里所提到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3]。墨子还运用唯物主义经验论,批判了孔子的以命为有的命定论。孔子认为富贵贫贱都是生来如此、上天确定的,但是同时又提倡后天的学习,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墨子针对这一矛盾的说法进行了批判,正

7、如其在《公孟》中所说的那样,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4]  三、墨子认识论的价值  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其认识的来源以及真理的标准,可以算作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这在春秋时期是比较先进的思想。虽然墨子对感性认识的分析有些地方比较模糊,对抽象思维的分析也比较零碎,但这并不妨碍墨子作为一名思想家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时至今日,其思想仍有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  墨子作为一名个体劳动生产者,其时间较长,同时其技艺也较为精深,但是随着墨子成为一名士,这一身份的变化虽然导致了其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变化,但也可以

8、从中看出,墨子所提出的理论必然与其出身及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他所希望和祈求的是没有战争、人人兼相爱、天下和睦的太平日子。他主张由智者贤者统治贱者愚者,维护等级制度,因此在客观上主要是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有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墨子时,也应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情况,包括统治阶级、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