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ID:956403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_第1页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_第2页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_第3页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成果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  入世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组成部份。一个企业知识产权的形成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积累,是企业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更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法律途径,对自己知识产权认真保护的结果。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着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

2、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出口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势必将面对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使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同时也有一批企业不思创新,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竞争的无情法则。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从技术创新的定义、过程、结果看,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首先,新技术的产生需要调动发明人致力于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承认智力劳动成果是有偿的,有利于新技术的生产。二是知识的占有,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就是知识占有的法律形式,其本质是把智力成果当作物权(即财产权)保护。三是知识的有序、健康、合理使用,保障权利人

4、的合法权益,这正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四是知识传播,申请专利就是公开,是在全世界公开,这种法律保障的公开是知识传播有效、规范的手段。  一、新技术生产(或产生)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发明创造的产生,这些发明创造将是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若不加以保护,就会使研究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出的发明创造,很快会被国内外的同行(包括竞争对手)使用。不仅使技术生产者市场竞争力大大减弱,还将损失掉技术贸易的收入。如第一个提出制作VCD机的是万燕公司的一个人,他应用现代数字

5、压缩技术做出了VCD,实现了盘子小,容量大,有音、像,适销对路,但由于没有知识产权观念,未申请专利,反而告诉了日本四家大公司,日本人听后马上申请了VCD2.0的专利,中国人再使用,日本人则提出侵犯其专利权,此时,才如梦方醒,后悔莫及。  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拼争知识产权。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技投入也愈来愈大,没有专利的保护,就不能收回科技开发的投入,更不能获得高额回报,也就不能为下一轮技术研究与开发准备资金。在新技术生产过程中专利制度的服务和保护功能主要表现在:  1.加速新技术的生产

6、  据专利局抽样调查,科研单位52.5%的科研成果不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大专院校有33.6%的成果不具备“三性”,企业有63%的成果不具备“三性”。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材料介绍,在科研工作中经常查阅专利 二、技术创新商品化(产业化)阶段的知识产权问题  技术创新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强调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这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二是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是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在商业化这个系统工程中处处可以碰到知识产权的问题。 

7、 首先,新技术产品商业化上市,要最大限度地占领国内外市场,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不侵权,就要持有自己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如果这些新技术产品尚未权利化,不仅会失去其市场占有率,有的甚至会被诉诸法庭。国外曾有一大公司发现我国某个研究所的一项水平高、国际市场前景好的应用技术成果后,主动提出要进行合作开发,外商出资金,研究所以技术作价入股。但遗憾的是,因未在外国申请专利,合作告吹。又如我国几家药厂出口强力霉素遭到辉瑞公司的侵权诉讼。  其二,在技术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应更加注意对工艺、产品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一项具

8、有高额利润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必然会引起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没有得到专利、商标等法律保护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会轻易的被投机者以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将其打垮,使产品丧失竞争能力。有一个部门接待美国一个同行,让他们看观测站、设备厂、材料研究所整套技术,美国人回去后,重新构思,来中国申请观测站用的减波仪专利,用于地震、石油等关键的设备,将中国的技术复盖了。这个部门发现后,找专利局帮忙,希望不授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