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ID:956456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_第1页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_第2页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阳性情况。方法ELISA法进行抗HCV测定,筛选出阳性血清141份按S/CO和年龄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1≤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27.7%,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72.3%;20~49岁与50~80岁的例数分别占总阳性率的31%和69%,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0.001)。结论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有一定的干扰因素,可导致阳性率偏高。临床诊断时它只能作为一个筛查实验,抗HCV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要做相关检查慎重诊断,有条件时进行确认实验才能确诊。【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法目前丙型肝炎感染的免疫测定应用最广泛的是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影响ELISA测定抗体的因素是包被抗原的纯度、机体内较高的IgG类抗体浓度和标本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这些都易引起假阳性反应,现将我院临床标本阳性情况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在我院通过常规筛检实验为抗HCV阳性标本共141例,其中男80例,女61例,年龄20~80岁。1.2仪器与试剂半自动酶标仪,洗板机,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3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

3、件行χ2检验。2结果2.1将141例抗HCV阳性样本按S/CO值分组,1≤S/CO<3.8者39例,占27.7%;S/CO≥3.8者102例,占72.3%。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S/CO≥3.8时才高度预示抗HCV呈阳性状态,并建议对S/CO≥3.8的标本做确认实验。2.2将抗HCV阳性样本按年龄分组,年龄50~80岁组的抗HCV阳性患者98例,占总阳性百分率的69.5%,而20~49岁以下年龄组的抗HCV阳性患者43例,仅占总阳性率的3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讨论抗HCV是目前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感染的常用指标,

4、主要用于检测急、慢性或既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测定献血员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我国丙型肝炎感染率仅次于乙型肝炎。患急性丙型肝炎后约有55%~85%的患者可变成慢性丙型肝炎,其中5%~20%的患者20~25年后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10年内30%发展为终末期肝病。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低,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且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及发展显著相关[1]。ELISA间接法检测抗HCV仍是目前常用的手段,由于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会导致抗HCV出现假阳性,尤其是弱阳性。抗HCV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①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RF可大量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体

5、内,RF多为IgG,它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此在抗HCV测定中,如血清标本中存在RF,则其可以与固相上的IgG和酶标的IgG结合,而出现假阳性反应。②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抗HCV的间接法最后一步加的是酶标的抗人IgG,血清中的高浓度的非特异IgG可能会致非特异地吸附于固相表面,从而与后加的酶标抗人IgG结合,造成假阳性。③标本中SOD的干扰。用于包被固相的重组HCV抗原片段C100如为酵母菌产生的SOD融合蛋白,则标本中的SOD升高可能会造成抗HCV假阳性结果。④用于固相包被的HCV基因工程抗原不纯[2]。另外,筛查实验S/CO比值能预测补充实验结果:许多早期

6、研究显示,HCV抗体ELISA筛查弱阳性的结果,进一步实验及临床证实为阴性。据美国一些血站提供给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CDC)的资料明确显示,筛查实验S/CO比值能用来预测补充实验结果;用美国FDA批准的两家ELISA试剂进行筛查实验,当S/CO≥3.8时,高度预示HCV抗体呈阳性状态。2000年美国的研究资料对HCV抗体筛查弱阳性结果的常规确认实验,发现对抗体弱阳性样本进行确认实验,其中86%~88%为阴性。也对HCV抗体筛查阳性的样本进行RIBA确认实验,他们观察了1000例结果(来自7.5%血清阳性预期值的人群),其中75例ELISA阳性,75例中有65例S/CO比值≥3.8,

7、64例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阳性,占98.5%;75例中有10例S/CO比值<3.8,3例RIBA阳性。目前美国已经采用了CDC的新导则,现在仅对筛查试验S/CO比值≥3.8的样本做RIBA补充实验,这样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又使检验结果更加可靠。筛查实验S/CO比值的应用能增加确认实验的价值,提高目前试验的准确性[3]。因此本资料统计抗HCV的S/CO<3.8的阳性人群中大部分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对临床观察:50岁以上抗HCV阳性患者在总阳性中占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