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

ID:956490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_第1页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_第2页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_第3页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_第4页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社会和谐的消费伦理观 [摘要]文章指出,消费伦理观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消费主义泛滥使人类面临重重危机。追求公正性与可持续性,在消费活动中遵守适度消费准则,实现可持续消费是社会和谐消费伦理观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消费主义;社会和谐;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    消费伦理观是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包括消费道德意识、消费道德规范、消费道德观念,对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人类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2、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看来,消费伦理观制约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均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并直接影响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探索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消费伦理观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消费伦理的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消费伦理多以节俭为美德。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学派几乎都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倡导节欲甚至禁欲。孔子在评论晏子过于节俭而管仲不事节俭时说:“与其奢也,宁俭。”老子认为俭能长久,提倡俭朴反对浮华:“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3、,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2’墨子认为节用方能强国,告诫统治者“节俭者昌,奢侈者亡”,节用才能消除“饥则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状况。《左传》则将节俭与奢侈作为善恶对立的两极:“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观明显地表达了俭是天理,奢是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尚俭去奢。节俭不仅被视为美德,而且是达到至善至德境界的道德修养方式之一,使人清心寡欲,克制而谨慎。子贡评价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节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消费伦理观

4、之所以贯穿节俭之风有其历史必然性。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我国古代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不发达,绝大部分产品依靠手工生产,这种原始落后的自然经济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资料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消费需要,社会的消费需求长期停留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层次,解决人的温饱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的追求目标。在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状况下,节俭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满足消费需求的消费方式。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古代社会实行专制统治,统治阶级不受监督,生活奢侈浪费、荒淫无度,“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然而,这种挥霍是建立在

5、大肆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基础上,不仅破坏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原始经济结构,更加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政权频繁更替,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从统治阶层的角度来看,也需要节俭以规范消费行为,平衡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地位。因此,在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下,节俭强调对物质需求节制、对消费欲望抑制,体现了自觉、自主、自律的理性精神,是与当时社会实际相适应的消费伦理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现代消费主义的伦理缺失    然而,当社会步入商品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产

6、品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这时,长期被社会颂扬的节俭反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节俭是导致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罪魁祸首:“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相信,要改进局势,他们本国和邻邦所能尽力的是,比平常更多地节约些……但是目前环境下这样做却是一个重大错误……节约的目的是使工人解除工作,使工人不再从事于房屋、工厂、公路、机器之类的资本货物生产。如果可以用于这类生产目的的上述资金,已经有了很大剩额没有使用,这时进行节约的结果只是扩大这种剩额,因而使失业人数格外增加。还有一层,某个人在这一方

7、式或另一方式下失去工作时,他的花费能力就有了萎缩,这就会进一步造成失业,因为别人原来为他生产的事物,他现在买不起了。这样就使情况一天天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猛烈抨击节俭的同时又极力宣扬高消费,鼓动人们负债消费,尽情享乐。于是,现代消费主义取代了节俭成为了时尚并迅速风靡全球。与节俭相反的是,现代消费主义的道德准则是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把人生价值定位在物质财富的享用之上,“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单纯从经济增

8、长的角度来看,消费主义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因。经济居世界首位的美国在消费主义号角下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消费对其GDP的贡献达到70%左右,很好地满足了资本扩张和资本家财富爆炸式增长的贪欲。然而,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看,消费主义是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价值目标相冲突的,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物质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