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ID:9566766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脑立体定向术治疗60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关键词】DBS射频术【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PD),研究靶点的选择、影像学定位、电生理刺激,评估手术疗效。方法通过CT或MR导向,辅以电生理刺激矫正靶点,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行丘脑(Vim)或苍白球腹后部(PVP)进行射频术;或对底丘脑核(STN)进行脑深部刺激(DBS)。根据术前、术后R导向,术中运用电生理刺激和微电极定位使靶点更加准确;对于PD的主要症状的控制,选择Vim或PVP是最佳的靶点;DBS对PD症状的控制较毁损疗效持久,且并发症少;PD患者第二次手术靶

2、点应首选PVP。关键词帕金森病脑立体定向术DBS射频术.【Abstract】ObjectiveTomakeuseofstereotactictechnique,tocureParkinson’sdisease,selectthetarget,processimageologylocalizationandelectro-physiologystimulation,andevaluateoperationeffects.MethodsRguidingtechniqueandcorrectiontargetbyelectro-physiol

3、ogystimulation,sixtyParkinson’disˉeasepatientsagedbyradio-frequencyoperationforthalamo-ventralintermediatenucleus-tomy(Vim)orposteroventralpallidotomy(PVP),orulation(DBS)forSTN.AccordingtoR-guidingandelectro-physioloˉgystimulationandmicroelectrodelocation.TheselectionofV

4、imandPVPainsymptominParkinsion’sdisease.TheeffectofDBSageforcontrolofsymptomandfe核的毁损,3例行PVP+同侧Vim核的毁损,45例行单侧PVP的毁损。(1)靶点的选择:对于单纯震颤型的患者选择Vim核毁损,单纯僵直型选择PVP核,而混合型以僵直为主的也选择PVP核。在PVP核毁损后,僵直改善但仍有震颤者可增加Vim核的毁损。而行DBS术的患者均选择底丘脑核(STN)。靶点的影像学定位:局麻下安装定向仪框架,尽量使框架的水平线与患者外耳孔和眶下缘的连线平行。

5、在CT扫描时对丘脑、基底节区进行3mm的薄层扫描,显示大概的前后连合(AC、PC)并测量AC-PC间径,计算预定的靶点。在MR扫描时,先作矢状位扫描,观察AC、PC的位置,测得AC-PC间径后,再进行水平位和冠状位扫描,计算靶点的坐标。取Vim核解剖坐标(14,-5,0);PVP核解剖坐标(20,2,-4)。最后,根据解剖坐标换算成框架坐标。(2)神经电生理学定位:根据框架坐标将射频电极(1.8mm×2.0mm)插入靶点,先测得靶点的阻抗。Vim核的阻抗在378~585Ω之间,平均为498Ω;PVP核的阻抗在356~563Ω之间,平均为

6、476Ω。5例患者采用微电极导向,根据计算机记录的各核团不同电信号分布情况,对解剖靶点进行校正。采用2Hz和50Hz,1ms进行刺激,再次确认靶点与内囊、视束和丘脑腹后核之间的位置关系。(3)靶点射频毁损:确定靶点无误后,先进行可逆性毁损试验(温度45℃,时间60s)。症状有改善且无神经功能损害,即行坏死性毁损(温度75℃,时间60s)。毁损从底部开始,间隔2mm向上做3~4个毁损灶,也可根据微电极所记录的电信号,扩大毁损范围。(4)脑深部刺激(DBS):根据MR定位计算STN的靶点坐标,用电生理刺激校正靶点后,将植入电极(MQ)植入靶

7、点,用试验刺激器连接电极进行术中刺激。当出现肢体震颤缓解,僵直改善,确定靶点无需改变,摄X线片。在右锁骨下埋藏植入性脉冲发生器(IPG)并与电极相连接。刺激参数设定为频率120~160Hz,脉宽60~210μs,电压2~4V。2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坏死性射频毁损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100%。随访1个月后,症状改善率为:僵直94%,震颤92%,运动缓慢86%,步态72%,平衡69%,“关”状态78%。4例一侧手术双侧症状均有改善,1例术后对侧症状改善同侧症状加重。在1个月~3年的随访中,2例震颤型行Vim核发生术后3个月内症

8、状复发,但震颤仍比术前减轻了50%左右。术后1个月R检查,毁损灶的范围在4mm×5mm×6mm,与预计毁损的靶点基本相符,无明显偏差。但是,此手术后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并发症,在术后2周内,有2例患者出现轻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