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ID:957011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2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1页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2页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3页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4页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一、科学技术中的人文价值代写论文与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化功能    如果从工具和目的的维度来讨论科学技术价值的话,科学技术就既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目的价值。科学技术的目的价值,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是人所创造的,它体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同时还表现为科学的求真是人的一种终极价值追求。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决定了科学教育是具有人文教化功能的。  求真是人类的一种深层的精神需要,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求真的活动。人们从科学技术活动中所获取的不只是物质与功利,更为根本的还是这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的满足。求真,它与求善、求美一起,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终极

2、价值。人们将它置于一切价值之上,使之居于价值体系的最终端。人为了实现这种价值目标可以牺牲、抛弃其他一切价值,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向世人宣称:“我抛弃世人所热衷的宝贵尊荣,只希望知道真理。”在科学发展史上,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发现心脏之间血液循环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以火刑;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俄国电子学家李赫曼为进行雷电试验而被雷电击中;我国的彭加木、蒋筑英等科学家为科学而殉职等等,都充分证明了这种终极价值之追求。  正因为科学、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终极价值意义,科学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把人导向人生最高境界的作用。“一切道德、科学连同宗教和艺术都是同

3、一枝树上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走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生活品格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1]这种导向的作用之产生不仅在于它在价值上指向于人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人生的智慧是真善美之统一,它也离不开科学的知识和真理。人生智慧与人的其他智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认知上的共性。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欲知人不可以不知物。而当代人所要达成的更是一种“广大的、整合的、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境界与人生哲学,如果没有一种对于世界、宇宙的深厚认知和恢宏的识度作为背景,也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在我们思考如何赋予科学的发展以强有力的人文导向时,当我们研究教

4、育怎样在一个科技权威的时代中,塑造完满人格,使他们不致沦为科技的奴隶,而能以人为本地驾驭科技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全面回归人自身时,加强哲学、道德、审美等方面人文教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内在包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人文意义、人文价值的教育也应被视为当代人文教化的重要内容。    二、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的历史考察及提供给时代的启示    关于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从“五四”时代就开始进行论争,出现了诸多论点。其一,科学教育能增强智力。任鸿隽说:“科学于教育界上之重要,尤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2]丁文江说:“用科学来训练人的意想,则意想力愈增;用经验来指示人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3]其

5、二,科学有益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王星拱认为,“科学之所以有益于审美,乃因美的要素为秩序与和谐,而这两种性质在科学中发展得最完备”[4]。其三,科学有益于培养德行。王星拱说:“科学能使人深辨道德是非,明了人生的因果,增强责任心,努力种善因,求善果,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其四,科学有益于改良人生观。任鸿隽指出,“科学既可通过促进物质文明间接地改良人生观,也能通过教育和训练直接产生出各种高尚的人生观。研究科学的人,都有一种猛勇前进、尽瘁于真理、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观;科学探讨的精神,可打破一切偏见私意,使人心胸开阔、目标远大;研究科学的人,事事都要求得一个理由,不惮与前人

6、的名论或社会成见宣战”[6]129-130。  当然,也有人文主义者贬低科学的人文教化功能。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格修养之间有必然联系。张君励认为,“求真并不必然会爱真。况且有些科学家并不承认科学有真理。理智的诚实这种美德也并非科学家所独有”[6]105。第二,科学教育的过分发达会妨碍人格的健全发育。张君励批评科学教育有很多流弊:“若学生脑中只装满因果学说,几忘人生的意志自由;时时以分析为手段,在显微镜中过生活,致人心思流于细节而不识宇宙之大;为应付求职谋生,片面的手艺教育,会妨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6]105第三,科学过分发达会助长道德堕落。吴宓认为,“以科学发明的物质

7、之律施之于人事,则‘理智不讲,道德全失,私欲横流,将成率兽食人之局’。”[7]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那么的呼风唤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时代所抛弃。  那么怎样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人文精神?陈独秀、胡适一再强调,中国人的人生观还不曾受科学的洗礼,科学的势力还不能扫除那弥漫全国的乌烟瘴气,所以,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就是要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拿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