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

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

ID:9570634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美林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的临床退热疗效。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腋温≥39℃),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美林口服液口服和安乃近注射液滴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结果用药1h后两组药物退热效果和退热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美林混悬液在第2h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在6h内逐渐下降至正常;安乃近注射液在退热过程中,未能将体温退至正常,且从用药3h后呈回升趋势。结论美林混悬液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效果好,可作为高热患儿的常规用药。【关键词】美

2、林混悬液;安乃近注射液;退热;临床观察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处理不当常可致小儿惊厥。我科对2008年3—7月的200例高热患儿分别使用美林混悬液(以下简称美林)与安乃近注射液滴鼻进行治疗,观察两种药物退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2个月~6岁。以首次高热就诊,用水银柱体温表测量腋窝温度为38.9℃~41.8℃,平均39.7℃;发热时间1~4h,平均2.4h。所有患儿在就诊前6h未用过退热药和抗生素等药物。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美林混悬液

3、(观察组)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3个月~5岁;安乃近组(对照组)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2个月~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美林混悬液,美林由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ml含布洛芬20mg,按1次5~10mg/kg给药,对照组采用25%安乃近溶液(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滴鼻,浓度为15%~25%,一般2~4滴,分别滴入两侧鼻腔,如有分泌物,应先清洁鼻腔,并轻轻捏住鼻翼。观察期间两组不采用其他退热方式或退热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图表处理。2  结果 两组

4、用药后不同时间患儿体温变化见图1(用线-柱图表示)。  3  讨论3.1  美林退热作用机理和优点  美林混悬液中主要成分为布洛芬,是目前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药。布洛芬抗炎解热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前列腺素是一种内源性的致热原和炎症介质[1]。布洛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充血肿胀[2]。布洛芬的吸收迅速完全,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0%,半衰期为1~2h。美林经口服给药,而且该药制剂有水果味,患儿乐意接受,愿意配合治疗,同时美林对胃肠道副作用也较少,也方便在家储备,故被优先选用。3.2  安乃近退热作用机理和弊端    安乃近也是临床上常用

5、的解热镇痛药、价格低廉、给药也相对较方便,因此也是儿科发热患儿的常用药之一。但是,使用安乃近滴鼻后常常带给患儿诸多不适,如呛咳、呕吐等。滴鼻时存在较多弊端:(1)强行约束患儿滴鼻,易致滴管器具损伤鼻腔黏膜;(2)患儿不合作致药物剂量不准确;(3)≥3岁的患儿因体表面积大,所需药剂量也较大,致使药液流入后鼻道及咽喉引起苦涩等不适感,且药物干燥后出现较多结晶,引起鼻腔明显不适;(4)安乃近滴鼻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太长会影响药物的降温效果,打开即用,最长时间不应>8h[3];(5)安乃近滴鼻后药液经过鼻腔黏膜吸收入血液,有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

6、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发生率约1.1%,故有蚕豆病的患儿禁用,同时,对于年幼、体弱、体温过高的病人易导致虚脱[4]和变态反应性休克而产生呼吸循环衰竭[5]。综上所述,美林混悬液给药途径方便,且退热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患儿易于接受,在家中家长可直接用药。【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