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

ID:9575272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_第4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拟建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丹江口水库移民20多万人,其中渠首淅川县移民14.3万人。本文结合库区实际和淅川县移民的特殊性,借鉴三峡、小浪底水库移民的经验,分析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问题,提出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关键词:南水北调南阳移民探讨1前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十五”计划将要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仅次于三峡的特大型项目。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京、津和华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

2、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库移民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建设及高效运行的关键,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多项领域,是一项跨领域、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移民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设,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为了更好地解决南阳的移民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建设对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和拟定安置区进行调查研究,在借鉴三峡、小浪底移民安置经

3、验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移民安置的意见。2淅川县丹江口库区淹没及移民概况2.1初期工程移民情况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南阳市淅川县土地面积362k㎡其中耕地1.9万hm2,动迁移民20.2万人,搬迁县城一座,集镇16个,各项淹没实物指标累计损失7.4亿元(当时价)。移民迁移安置工作自1959年开始,到1978年基本结束,历时20年,先后分六批安置。其中,迁青海2.2万人,湖北6.9万人,邓州市1.5万人,淅川县后靠安置9.6万人,人均迁安经费325元。由于人口增长和返迁回流等原因,到2001

4、年底,南阳市丹江口水库移民达到20.6万人,其中:淅川县18.8万人,邓州市1.8万人。当时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整个移民迁安工作,缺乏科学的论证和长远的规划,基本靠行政干预手段,形成水逼人迁、先迁后安、盲目后靠的严重局面。加上国家投资少、安置标准低、水电路校等生产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使本来比较富庶的淅川县成了国家级贫困县。南阳市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虽经十多年的扶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过去移民遗留问题太多,国家投资又十分有限,加上长期受中线工程上马的影响,当

5、前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生产条件差。据统计,丹江口水库移民人均水浇地仅0.013hm2,远低于全市人均0.04hm2的水平,有7.8万人、6.4万头大牲畜吃水困难,5万多人用电难,4万多人行路难,3万多名儿童上学难。移民人均耕地0.057hm2,有1.2万移民人均耕地不到0.033hm2。二是生存环境差。由于库区人多地少,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逆向发展,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三是住房质量差。据调查,库区移民人均住房面积普遍较小,房屋质量差。当前,仍有30%左右移民

6、居住大搬迁时建造的土墙瓦顶房屋,30年来未建新房,还有一些移民四代同居,人畜混居。四是文化素质低。在长期迁移安置过程中,当时很多适龄儿童失去上学机会,加上长期以来移民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造成库区移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在现有移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的45%,科学技术很难在移民区得到推广和普及。五是经济收人低。据统计,2000年移民人均纯收入696元,人均口粮150kg,相当于南阳市平均水平的1/3,并且呈现差距逐年拉大的趋势。2.2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南阳的移民问题南

7、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库的后期完建,水库蓄水位由初期的157m增加到170m,淹没涉及河南、湖北、陕西三省六县(市),迁移线以下人口22.44万,其中淅川县库区涉及11个乡镇,177个村,动迁人口11.92万,占库区迁移人口总数的53.1%。新增淹没面积153.1km2,淹没耕地、园地8700hm2,经济损失达11.9亿元。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与其他水库移民相比,有着更加突出的特点:一是淹没区域集中,淹没损失大。丹江口水库一、二期工程,共淹没淅川耕地2.77万hm2,占全县总耕地的一半以上

8、,占豫、鄂、秦三省六县总淹没面积的62%,动迁人口达到14.3万(不含影响人口),占全库区的一半以上;二是人均淹没实物指标占有少,移民特别贫困。由于丹江口移民问题仍没得到有效解决,有近一半移民仍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而后期工程移民大多数是初期工程的移民。根据市移民办对浙川县老城镇岵山铺村的调查,就人均住房面积而言,新老居民差别较大:没有动迁的老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36m2,动迁一次的人均18.49m2,动迁两次的人均16.53m2,返迁移民的人均仅14.09m2。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