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

ID:957600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_第1页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_第2页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_第3页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摘要]播音教育是国民政府时期发展社会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即通过提倡播音教育,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建设和开发播音教育资源,培养播音技术、艺术和教育人才,出版书刊等方式致力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以实现所谓教育救国。这股播音教育热潮具有政府极力推行、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的特点,对当时中国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电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表3数据表明,教育部在抗战十来年间共配发4136架收音机和一定数量干电池。其中,19371945年间配发收音机数明显减少,显然是受战争影

2、响所致,但从整个这段时间财政拨款来看(如表4所示),在电影与播音教育方面的投入并没有缩减,反而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电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教育节目方面,播音教育的受众为一般民众。从表5中央电台教育节目演变来看,19351937年间主要面向一般民众、中学生,播讲各种常识教材,到中期为配合抗战宣传,播讲内容转为抗战教育、战时民众常识等,后期则更为丰富,节目对象为儿童、青年、公民各阶层民众,内容上日渐丰富和多样化,由此反映出,播音教育节目日渐成熟、丰富和论文联盟.L.灵活的特性。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育节目内容也能反映出这一点(如表6所示)。  四、播音教育人才培养  抗战时

3、期,为发挥电影与播音在教育民众、宣传救国上的利器作用,急需大量的电影与播音专门人才。鉴于此,国民教育部采取了短期培训与系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此项需要。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训练电影与播音推广、施教、放映等基础人才,教育部曾先后举办短期训练班数次:1935年78月举办了全国中等学校及民众教育馆收音指导员训练班一班。19361938年委托金陵大学举办三届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由各省市保送学员入班受训,分设电影与播音两组,三届毕业学员共322人(其中播音人才84人)。19391940年教育部共办四期各省民众教育馆馆长训练班,受训学员260人,每期开设电化教育课程。1941年8月

4、,教育部公布施行《各省市电化教育人员训练办法大纲》,规定各省市教育厅局应分别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借以训练收音、放映、修理等人才。1946年,因各省市电化教育人员不敷应用,又颁布《利用暑期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办法》,电令各省市厅局遵照办理,举办者有湖南、湖北、山东、甘肃、宁夏、江西六省,共计训练175人。[8]  系统培养电影与播音人才的学校有无锡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的金陵大学、苏州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三所院校。  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了两年制电影与电播专修科,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电化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电影教育和无线电播音教育的实施和行政人员。该科分电影与电播两

5、组,学生任选一组为主,一组为副。其中,电播教育组开设必修课程包括无线电学(3学分)、播音教学法(1学分)、播音剧本习作(2学分)、电播行政(1学分)、真空管(2学分),世界广播发达史(1学分)、电池学(1学分)、电播实习(6学分),选修课程有原动机(2学分)、电话学原理及传送线路(2学分)、短波无线电(2学分)、电视学(1学分)、电报学及电码实习(1学分)。[9]  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成立于1938年,学制两年,分为电影与播音两组。主要培养电影与播音技术人才。从1942年制定的课程表看,播音教育方向的课程大致有:无线电学(5学分)、收音实习(1学分)、无线电工程(4学分)、

6、无线电 3.专著  西本三十二著,金溟若翻译的《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是我国早期的播音译作,是师范小丛书之一,介绍了日本播音教育方方面面,对我国开展播音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该书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234页。内容有绪论、学校播音之社会学的意义、学校播音之心理学的意义、学校播音之教育学的意义、日本学校播音的特色、关于学校播音的教育诸问题、学校播音之实例、学校播音上听请的指导、学校播音利用的实际、世界各国的学校播音、结论、附录。  1937年商务印书馆印行了徐卓呆编著的《无线电播音》一书,是社会教育辅导丛书之一,共41页。内容为无线电播音之特长、无线电播音之利论文联盟

7、.L.用、现在无线电播音之状态、听众心理、何者为不良材料、如何淘汰不良播音、无线电播音之检查方法、娱乐材料改善之大难题、我们需要的游艺播音、无线电播音之教育的活用。  4.刊物  《电影与播音》(后改名为《影音》月刊)是南京金陵大学创办的电化教育学术刊物。19421948年办刊7年间所刊出的文章,涉及民国电化教育的诸多方面,是当时研究电化教育的唯一刊物。该刊专门论述播音教育的文章有赵光涛的《中国广播事业概况》(第4卷第7~8期)、《美国广播事业概况》(第4卷第9~10期)、《苏联广播事业概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