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ID:957630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_第1页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_第2页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_第3页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1.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农林复合经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世界各地就有多种农林复合经营的生产实践。King于1968年最早提出用农林复合经营(agri-silviculture)这一术语来对土地利用形式进行概括,提出农林复合经营的含义: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他们在本文由.L.收集整理时间上可以是同时,也可以是交替),使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论文中首次使用术语Agri-silviculture。关于农林复合

2、生态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农学、林业、生态学、系统科学、生态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程鹏、曹福亮、汪贵斌认为林农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建立以林业为主体,林农牧副渔等多种产业相结合,实行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组合、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的高效生产体系,其具有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灵活性、地域性、产业性、本质性、最优性等特点。这一解释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和接受。  2.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及其评价方法  一般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的研究分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类。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农林复合经营

3、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下面笔者将这些方法分为三大类进行论述。  2.1成本-效益分析法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研究农林复合经营效益问题的学者大都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其中黄宝龙就应用贴现的效益-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林鱼农复合经营系统的经济效益。何群亦应用此方法评价了农(小麦、大豆和棉花)桐间作系统的经济效益。黄宝龙、黄文丁[1](1991)以江苏省江淮平原的里下河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得出复合经营的净生产力、生态效应、经济产量都明显地高于单一经营的。通过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效益成本分析法虽然计算简单易于使用,但同时它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评

4、价目标单一,只考虑了经济财务效益这一方面,忽略了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对当年的经济效益做评价,还应该考虑未来几年内有可能影响系统经济效益的其他因素,如价格和市场需求等。而且经济评价的标准至少包括4个数量经济参数,即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效益/成本比率和投资回收期。  2.2统计学分析法  2.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比如吴钢等[2](2002年)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

5、祝调查和定点侧试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4种农林复台生态系统选择了有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杜会效益的指标19个进行了评价。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就是在选定指标体系时必然会存在主观因素,所以如何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农林复合经营效益问题的干扰,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寻找新的方法,或者采用改进的方法,如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2.2.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薛建辉,徐友新

6、等(2001年)[3]在林农复合系统的间作物产量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一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密度林分内间作物产量与林内小气候因子的关联度。温熙胜,何丙辉,张洪江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2.2.3主成分分析法  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

7、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这就需要用到主成分分析法。陈长青[4](2005年)在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一文中建立了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和复合类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分别对样本县市农林复合系统和农林复合类型进行了综合评价;县域层次评价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复合类型评价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结果得出农牧加类型综合评价值最高,纯农在各地区评价值均最低。主成分分析法从优化指标和指标的权重上,有层次分析法不可替代的一面,因而在复合类型的评价上可以采用该方法。  2.2.4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