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

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

ID:958011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2

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3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ABO溶血病患儿行静脉丙种球蛋白1g/(kg·d)单剂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0.4g/(kg·d)静脉滴注,连用3d,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3.3%)及总有效率(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4%、71.0%(χ2=24.949,P<0.05,χ2=26.962,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可有效阻止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

2、,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丙种球蛋白ABO溶血病新生儿[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thestosstherapyofIVIGonABOhemolyticdiseaseoftheneentgroup)andtheconventionaltherapyarkedeffectiverateis83.3%andthetotalcurativerateis100%ofthetreatmentgroupolyticdiseaseoftheneercouldpreve

3、nthemolysisandreducetheoccurrenceofbilirubinencephalopathyasthelevelofbilirubininserumdecreased.It’savaluablemaglobulin;ABOhemolyticdisease;Neol/L以下,72h内黄疸基本消退;有效:1周内血清胆红素降至100μmol/L以下,黄疸基本消退;无效:血清胆红素降至100μmol/L以下,黄疸基本消退的时间超过1周。1.4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2结果治疗组3

4、0例24h血清胆红素降低,黄疸明显减轻,其中25例48h血清胆红素低于100μmol/L,72h黄疸完全消退,另5例1周内血清胆红素低于100μmol/L,黄疸完全消退。对照组31例24h血清胆红素及黄疸无明显改变,仅6例48h血清胆红素低于100μmol/L,72h黄疸完全消退,余16例,1周内达上述标准,另9例无明显效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2.2转归治疗组30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达换血指征,也无胆红素脑病发生,对照组31例中22例达痊愈出院,而9例无明显疗效,均达到换血指征,且其中2例发生胆红素脑病。表2两组疗效比较3讨论丙种球

5、蛋白是从大量供体血浆中分离出的人血免疫球蛋白,含有90%以上完整IgG及IgG亚型,它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双重作用[2]。利用免疫抑制作用来防治新生儿ABO溶血病,可用于已致敏的母亲和胎儿,也可用于已发病的新生儿。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产生的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抗体(IgG)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的红细胞被致敏,致敏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清除而致溶血,这一作用要依赖网状内皮系统含免疫活性片段受体(FC受体)的巨噬细胞介导。大量丙种球蛋白进入人体内,可与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通过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而发挥作用,从而

6、阻断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产生减少[2]。也有学者认为溶血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而发生的,K细胞的FCIgG受体与致敏红细胞IgG抗体结合而导致红细胞死亡及溶血,IVIG利用FC段的补体结合点,干扰补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促进免疫复合物与激活补体的解离,抑制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最终阻止了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从而阻止ADCC导致的溶血。此外丙种球蛋白的半衰期与患儿体内抗A(B)生理半衰期大致相等,因此,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时应大剂量、短疗程、冲击治疗[3]。丙种球蛋白可减轻溶血,但不能清除血清中

7、已产生的胆红素,所以要早期大剂量使用,同时结合光疗、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本组资料中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从胆红素降至正常及黄疸消退时间分析,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一般剂量3d疗法药物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足够强度免疫封闭作用,所以采用IVIG1g/(kg·d)单剂静脉滴注冲击治疗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更为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同时可减少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