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

ID:9583348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_第1页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_第2页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_第3页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_第4页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研究一、.L.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经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及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增速明显加快。2000-2009年,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其中十一五年均增速17.6%,超过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  2.经济总量不断做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列,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集中体

2、现在突破了两个万亿和两个千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居全国15位。2010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738.1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9.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70亿元。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0亿的达到3个,超10亿元的达39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278.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9万元。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

3、业实现利润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070亿元和1074亿元。  3.经济运行质量看好。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表现在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地方财政总收入2010年达到1738.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7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6位,同比增长32.1%,增速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2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居全国第8

4、位。  企业利润保持大幅度增长。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74.26亿元,比2002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7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64.2%。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提高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989元提高到2010年的5530元,年均增长10%。  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在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5、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的。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8.5:55.2:36.3,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  然而,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蒙古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遇到了重化工业化的机遇。2000年以来我国以重化工业化为特征的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导致对能源和原材

6、料的需求急剧增长,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凸显,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但是,内蒙古经济发展较快而发展不足,发展的质量效益并不高。尽管GDP增长很快,但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增长缓慢,至今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判断,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我们本已十分脆弱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  1.草原退化。2010年,内蒙古草原总面积为11.38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为9.57亿亩,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300万亩和1400

7、万亩,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草原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但是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面积仍达5亿多亩。  2.土地沙化、荒漠化。根据全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2009年底,全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41.4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35.05%,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区、市);全区荒漠化.L.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79个旗(县、市、区)。与2004年相比,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了4672平方公里和1253平方

8、公里,但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3.水土流失。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717万公顷,占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2.97%。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和通辽市较为严重。东部大兴安岭地区涵养水源的功能衰退,成为松辽流域的灾害根源。地处黄河上游的29个旗县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向黄河流入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