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ID:958455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_第1页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_第2页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_第3页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企监管、改革的一个突出难点。国有企业应建立以资产经营责任为核心、以激励经营者开拓进取为手段的科学的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就是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标准和体制机制,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干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成效。  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应当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有利于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江苏而言,实现富民强省战略,好中求快,越快越好就是科学发展。通过考评体系

2、的实施,推进江苏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先进省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使江苏人民内心涌动出自豪感,幸福感,最终体现在江苏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全省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上。  就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是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企监管,改革的一个突出难点。建立一个导引企业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反映企业当前经济效益,也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潜力;不仅从数字增长上考核资产保值增值效果,也应当包括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社会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更为全面完善的指标。  国有企业应建立以资产经营责任为核心,以激励经营者开拓进取为手段的科学考核体系。一方面

3、,要实现评价标准的公平性。国有企业担负着多重社会责任,对国企经营者的绩效考核需要综合考虑经营者对国家,社会和企业的贡献,从而达到全方位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绩效的目的。不同类型的国企的功能目标各不相同,对经营者绩效的考核也应有所侧重,如对于市场竞争性企业的经营者主要考核经营创新能力,企业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对于社会公益性企业的经营者主要考核政策意识,工作绩效和社会贡献度。另一方面,要实现考评过程的规范性。对国企经营者的业绩评价结果,既要横向分析来定位被评价者业绩在同行业,同规模、同经济类型企业中的具体位置,又要纵向分析来预测各种指标的动态发展和未来趋势,定量与定性相结

4、合,从而保证绩效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外部董事,国资委派驻监事的作用,借助社会审计等中介机构的力量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一、考核指标的选用    在新形势下,建立现代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指标的选用要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体现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兼顾国有企业社会性的经营特点。改变单一的、由会计资料生成的财务指标体系,忽视非财务指标以及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对企业未来收益的贡献;改变单纯重视考核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忽视企业外在因素的影响

5、;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偏重于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忽视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潜在能力和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一)坚持股东价值最大化,突出国有资本回报能力  企业的基本任务就是创造利润,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是出资人最关心、最能体现出资人利益和要求的指标。国有企业考核要突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回报意识,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作为主要指标。在这几个基本指标的基础上,更要强化资本成本意识,坚持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在充分调研和认真测算的基础上,要将经济增加值引入考核指标体系。    (二)强化资产经营责任,突出企业持续发展潜

6、力  企业作为一个永续经营的实体,其品牌,市场份额,未来盈利能力等发展潜力,往往比当期经营成果更重要。要强化对资本质量等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评价,不过分追求企业当年利润量,而更要着眼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也可视同利润,还可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企业营业收入之比等考核指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两个指标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既能考核企业收入的质量,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力,又能抑制企业人为加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的动机。    (三)强化企业创新,突出核心竞争力  在江苏省经济结构中,国有资产仍占有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理应作为科技创

7、新的主力军。以往的企业绩效考核中,科研和发展矛盾难以协调。企业搞科技创新,一方面投入很大,一方面见效时间很长,短期内难有效益产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往往“有心无力”,考核指标体系应当向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倾斜,增加科研投入可视同创造利润。    (四)强化节约发展意识,突出环保安全和发展循环经济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时,在江苏代表团的讲话中提出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关系,真正懂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