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ID:958913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作者:王云庭,孔祥廉,黄安安,孙健,林屹【摘要】目的观察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41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东宝肝泰片)治疗脂肪肝患者36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LDL-C及B超积分变化等各项指标,分析昆藻调脂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昆藻调脂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脂肪肝B超影像,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TG,TC,LDL-C,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昆藻调脂胶囊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关键词】脂肪肝;昆藻调脂胶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

2、惯的改变,近年来脂肪性肝病在我国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已超过病毒性肝炎而成为肝脏疾病的第一位[1]。其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现代医学治疗脂肪肝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甚至进一步加重肝损伤。为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的新方法,提高脂肪肝的治疗水平,特研制昆藻调脂胶囊,并于2006年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77例27~62岁脂肪肝患者(包括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均为200601~12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

3、院肝病门诊诊治的患者。把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设两个组,以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分组。治疗组41例,男36例,女5例;平均(37.25±11.1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4.2±0.4)年。对照组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25~53岁,平均(36.85±9.40)岁;病程1~4.5年,平均(4.1±0.3)年。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200210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南京会议制定如下标准:  1.2.1影像学检查标准B超检查。凡符合以下1个条件者即可。①肝脏回声弥漫增强;②肝肾回声对照明显增强;③深部回声

4、衰减;④肝内血管欠清晰。  1.2.2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或肝酶轻度升高。  1.2.3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有肝脾肿大。  1.2.4排除标准:①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②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及严重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③全胃肠外营养者;④药物性肝损害;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⑥未按规定服药者(属剔除标准)。  1.3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7d内停用降脂、保肝药物。治疗组服用昆藻调脂胶囊(中山市中医院研制,由广昆布、海藻、丹参、柴胡、何首乌、泽泻、山楂等药物制成),3粒/次,3次/d。对照组用东宝肝泰片(中

5、国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成:蛋氨酸、重酒石酸胆碱及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等),3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调整(进食低脂食物、禁酒),适当运动,停用其它药物。  1.4观察项目凡经确诊病人均于治疗前7d停止饮酒并停用所有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前1d晚上不进高脂饮食,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肝功能(ALT,AST,ALP,GGT,TBil,A/G)、肾功能(Glu,UA,BUN,Cr)、血脂(TG,TC,LDL-C,HDL-C),同时应用B超常规探查肝脏,肝脏B超积分计算法见表1,对脂肪肝做出病情判断,疗

6、程结束后将上述检查重复1次,服药期间每周记录1次临床症状及体征,若有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1.5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ALT,GGT,血脂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好转,B超检查显示脂肪肝好转(用积分法计算:至少有3项指标每项比治疗前下降1分或1分以上)为好转。肝脏B超积分计算见表1。ALT,GGT,血脂正常或好转。未达到好转标准或加重者,为无效。表1肝脏B超积分计算(略)  1.6统计学方法组间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Ridit分析。  2结果  

7、2.1两组治疗前后ALT,GGT变化比较见表2。对照组治疗后ALT,GGT比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ALT,GGT比治疗前均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降ALT,GGT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治疗前后ALT,GGT变化比较(略)  2.2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变化比较见表3。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比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TG,TC,LDL-C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TG,TC,LDL-C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8、。有统计学意义。表3两组治疗前后TG,TC,LDL-C变化比较(略)  2.3两组治疗前后B超积分变化比较见表4。两组治疗后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治疗组积分较治疗前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