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ID:959058

大小:331.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0-22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堵河水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竹山县堵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可行性研究竹山堵河水系生态修复规划可行性研究目录1.项目背景22项目概况32.1地理位置32.2自然生态系统概况32.2.1地形地貌32.2.2气象32.2.3流域概况42.2.4水质42.2.5水温42.2.6植被42.2.7生物多样性状况52.3水利工程现状53规划总则53.1指导思想53.2规划原则53.3规划依据63.4规划的必要性及任务63.4.1水生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3.4.2规划的必要性73.4.3规划任务73.5规划范围及分区83.5.1规划范围83.5.2规划分区84生态需水及保障84.

2、1河流生态系统现状84.2河道生态需水84.2.1水文学法计算生态需水94.2.2各河段水位94.2.3合理性分析95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105.1河流功能分区105.2主要治理方向和任务105.2.1河岸硬化及侵蚀治理105.2.2绿色廊道建设115.2.3滨水区景观建设125.2.4截污导流126水质安全保障136.1水功能区划136.2城市排水系统现状1328竹山县堵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可行性研究6.3水体污染成因分析136.3.1污染源分析136.3.2排污方式146.4水质安全保护措施146.4.1各区总体防治要求146.4.2水质保

3、护对策156.4.3污染控制预期效果166.5水质保护保障措施167水库及湿地的保护与修复177.1水库及湿地现状177.2湿地保护与修复措施178水土保持188.1设计依据及标准188.2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98.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198.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208.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08.6水土保持措施设计208.7水土保持监测209管理措施219.1加强水生态系统的检测,提高信息化水平219.2划分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水生态系统229.3加强面向生态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能力229.4管理和参与机制229.5生态补偿制

4、度2210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2310.1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10.1.1有利影响2310.1.2不利影响2310.2规划与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2410.2.1规划与国家政策相容性分析248.2.2与其他规划相容性及环境协调性分析2410.3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251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2611保障措施2611.1加强领导,部门协作2611.2强化法制,依法保护2611.3加强管理,完善制度2611.4开展研究,科技创新2728竹山县堵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可行性研究1.项目背景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

5、秦巴山区腹地,属十堰市。山地占总面积80%以上,南部山地尤为险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县已发现矿产32种,石灰石、辉绿岩、花岗闪长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及品位很高,极有开发潜力。竹山县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全县河流均属于堵河水系,堵河水资源量约6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8.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62.02万千瓦,已开发15.65万千瓦。竹山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明显,物产丰富,有多种国家级珍稀动植物。该县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坐拥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驴头峡画廊、九华山原始森林公园、霍河水库等特色各异

6、的旖旎风光,具有巨大旅游潜力。集秦楚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戏曲、民歌、故事、剪纸、泥塑、书法等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民俗风情风味独特。丰富的物产为当地发展医药业、金银珠宝饰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襄关省道以及鲍竹路、竹向路构成了县公路交通“大十字”路网架构,为竹山县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山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力保证,并正加速向全面小康迈进。竹山县总面积3587.8km2,总人口43.87万人。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松树岭、潘口、小漩等水电站的先后建设,带给了竹山人民光明与财富,更是全县

7、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几年按照省、市的战略部署,县委、县政府确立了“走一主三化(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生态牌,走特色路,致力于建设水电富县、生态大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加快实现迈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2项目概况2.1地理位置堵河有西、南两源。西源为正源,发源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三个包,海拔2603米,源头名大暑河,注入南江河,南江河在陕西省境长95公里,于彭家台进入湖北省竹溪县改称汇湾河,在新洲镇东南会南来的泉河后称泗河,到竹山县两河口与南

8、源官渡河汇合后始称堵河。西源河长230余公里,流域面积4860余平方公里,平均坡降约4‰。南源官渡河发源于大神农架,海拔3052米,在神农架区叫洛阳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