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

ID:959841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0-22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_第1页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_第2页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_第3页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_第4页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治豫东平原红薯黑斑病的有效措施  【摘要】我县地处黄淮流域豫东平原,无霜期较长,适于红薯生长。红薯高产每亩可达万斤,既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近几年红薯深加工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红薯黑斑病的危害不可低估,每年减产致百分之十左右。红薯黑斑病的症状、发病特点、侵染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措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实施。  【关键词】红薯黑斑病;发病条件;侵染途径;防治措施  提起红薯,人们往往会忆起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它成了农民救命的粮食。那时候,农民“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

2、一日三餐都是红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在吃腻了精米白面的同时,又想起了红薯,于是红薯又频繁出现在城乡居民的餐桌上。红薯富有营养,不仅能改善食欲,而且有降低血脂、增加食物纤维、防治便秘的医疗功效。但面对红薯,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其黑斑病又让人尝尽了“苦头”。红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危害极大,可造成死苗、烂床和烂窖,是红薯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一、黑斑病症状  黑班病在红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在育苗期为害幼苗根茎,形成黑色病斑;在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薯块上病部呈膏药

3、状的黑斑,薯肉呈黑绿色,削皮也很难除净,薯肉吃着有苦味。  二、黑斑病发病特点  黑斑病主要靠带病种薯传病,其次为病苗,带病土壤、肥料也能传病。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宜温度为25-27℃,最高35℃;高湿多雨是发病诱因,凡是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

4、在14%-60%范围内,病害随温度增高而会加重。不同品种抗病性能有差异;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绿色部分很少受害。  三、黑斑病侵染  当带病种薯播种出苗时,除了继续造成烂种外,病菌又能侵染幼苗,引起苗床发病。薯苗移栽后,又将病菌传到大田,致使病害在田间不断地扩大传播。红薯收获后,病薯遗留田间,增加田间菌源数量,等到第二年条件适合时,病苗又给田间薯苗带来危害。贮藏时有一部分带病种薯混入贮藏窖内,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便从伤口或芽眼等处侵入薯块,引起发病,又使病害在窖中蔓延,严重时整窖薯种全

5、部感染发病。第二年在育苗时,这些带病的薯种培育出的薯苗,大多又是不健康的。  四、黑斑病发病条件  黑斑病田间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适宜湿度为80%以上,低于10℃或超过35℃时,一般都不易发病,贮藏期窖温23-27℃时适宜发病,14℃以下时发病缓慢。在入窖初期因薯块呼吸作用强,窖内温度高、湿度大,若有病薯被带入窖中,则病害扩展蔓延较快,以致造成大量烂窖。伤口是黑斑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所以受伤薯块多,发病就重。此外,品种间感染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皮厚、含水分少的品种抗病能力较强,排水不良的地块及连作

6、地块发病较重。  五、黑斑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抗病较强的品种有农大红、宿薯1号、宁薯2号,可因地制宜选用。(1)种薯消毒。可用50%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10min,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浸5min,或80%的402抗菌剂1000倍液浸10min。(2)高温育苗。将种薯放入35℃、相对湿度90%-95%的温室处理5d,然后上床。种薯上床后3d内床温保持在35℃左右,出苗前保持30-32℃,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6-28℃,这样有利于消灭病菌,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

7、提早出苗和增加出苗率。(3)高剪苗和薯苗消毒。病菌不侵染绿色部分,在离地面4-6cm处剪苗,春薯采用1次高剪苗,夏薯则宜采用2次高剪苗,即从苗床高剪苗,插在露地苗圃中,再从露地苗圃中第二次高剪苗插入大田,或从春薯地剪蔓栽插。也可将薯苗用402抗菌剂500倍液浸20min,或用50%代森铵800倍液浸3-5min,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浸苗2-3min,随时插种,防病效果显著。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在黑斑病严重的地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要求做到净地、净苗、净肥、净水,防治地下害虫。一般要在

8、3a以上未种过红薯的地块用作留种基地。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2a以上轮作,并要单收、单藏。  3.做好收获和储藏工作  储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做好安全储藏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储藏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储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以上病菌发展较快,10℃以下薯块易受冻,所以储藏温度控制在10-14℃之间、相对湿度在80%左右,是安全储藏、防治黑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