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

ID:9598828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3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_第1页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_第2页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_第3页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_第4页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世界贸易与国内贸易一样,商人都是用自己的脚而不是用书本走路的。经济学家只是窥测其路径才提出和确定一些可通行的原则。最初的重商主义理论就是商人经验的总结。无论保护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商界捷足先登者择向走出的经验,再由目光敏锐的经济学家加以概括论证而告知天下的,最后由政府作为政策予以支持。当今世界贸易在世界发展多极化、发展模式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同在,自由主义、多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同行这种多面体光怪陆离的背景下,又该如何捕捉它的聚焦点呢?利益至上主义才是世界贸易的最高原则。一、世贸熙熙攘攘,皆为

2、利来利往一切经营活动始终都是牟利活动。不论个人、国家、区域、世界,任何经济体都概莫能外。生产是创造利益的活动,贸易是实现利益的活动。在泛市场经济社会,一切商品生产都为市场需求,一切商品需求都有赖于市场供给,市场是利益创造后的变现场所。世界贸易就是国与国在世界市场上互相交换中实现利益的活动。利益是各国进出世界市场的始发动机和终极目的。公元前104~93年中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景况,其义真是与日俱增,用来描述今天世界市场的万般景象就更显得贴切生动了,这是任何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都不可能有的千古

3、绝唱!进入世界市场的国家,主要谋求两种利益:(一)以拥有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扩大生产中谋求更大利益各国经济都有包括资源自然禀赋形成的绝对优势和后工技术等形成的相对优势,从而形成国与国之间生产同种产品的效益差距。历史上葡萄牙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葡萄和酿制优质葡萄酒的优势。英国虽然也可以用人工构造条件来种植同样好的葡萄来酿酒,但投入成本要高得无比,不如用自己的优势产品毛纺织品去换葡萄牙的葡萄酒来得划算。葡萄牙没有生产毛纺织品的优势。于是英葡两国分工扩大生产各自优势产品,然后互相交换,就能达到双赢目的。就从比较利益考量,英葡两国这样安

4、排合作也是很有利的。李嘉图作这样一个假设,英国生产毛呢可能需要100人1年的劳动,如果酿制葡萄酒则需要12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可能只需要80人劳动1年,而生产毛呢却需要9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因此,英国用100人劳动1年生产出来的毛呢和葡萄牙用80人劳动1年生产出来的葡萄酒交换,双方还是有利的。英国比自己生产葡萄酒节省20人的1年劳动,葡萄牙比自己生产毛呢节省50人的1年劳动①。这种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以他国不能取走或分享为前提的。李嘉图当时就以资本不外移为条件。英国人不愿到葡萄牙投资酿造葡萄酒,葡萄牙人也不愿到英国投资生

5、产毛呢。每一个人自然都不愿离乡背井,带着已成的习惯而置身于异国政府和新法律之下。这种种感情使大多数有产者都不愿到外国去为自己的财富寻找更多有利的用途,而宁愿满足于本国的较低利润率②。虽然李嘉图喜爱资本守土封闭经营状况,表示“不希望看到这些感情淡薄下去”③,但在他之后,特别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全面开放、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状态下,靠这种恋乡感情维系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就减弱了,但除了尚未发挥殆尽的固有优势如自然性资源等之外,还会产生许多新的技术性资源的优势出来。各国产品只要在种类、品质、性能、成本等具有特色优势,就会有世界市场的需求,成为世

6、界分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世界进行生产。为世界生产,财源自然要比只为本国生产要广阔得多。(二)让人类分享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一国的生产力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品品种的特色、多样性、技术档次的差异性、先进性极大。如果一切都要待自己原创性地研究与发展,世界上恐怕今天90%以上的国家都还没有汽车、飞机和现代通讯设备,更不要说家用电器的普及了。完全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世界贸易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不断研发和普及科学技术的推动器,是人类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大会

7、餐。虽然“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普及和分享都是要代价的,但这种代价比之于自己再原创性研发投入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这是世界市场的最大功能与贡献。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Robbins)在其论文《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提出资源稀缺性和经济学应当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产生更高效益问题之后,稀缺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学长盛不衰的经典话题之一,并认定市场配置是最有效的途径。1992年我国放弃计划经济体制,确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也就因为认定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能更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现在看来,不论哪一国,实行

8、纯粹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纯粹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都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盲目扩张的生产过剩危机和低效率的生产不足的现象,不仅历史上曾周期发生和严重存在,就是现在也没有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