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

ID:9598980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3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_第1页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_第2页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_第3页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_第4页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入世后中国经济首次宏观调控的外部效应分析内容提要针对近期的经济过热,中国正在进行入世后首次宏观调控,致使宏观经济外部均衡状态相应发生改变。现阶段,面对着一定程度的升息压力,宏观调控过程对于外部均衡状态的影响难以一概而论,其结果还有赖于改善效应与恶化效应在程度上对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现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合理搭配,有必要对蒙代尔关于汇率的稳定、自主的货币政策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角模型加以拓展,进一步提出政策工具箱的搭配思路。宏观调控的初步效果显示,政策工具箱对于宏观调控过程中保持外部均衡较为“实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外部效应升息压力政策搭配政策工具箱  一、中国宏观经

2、济面临着入世后首次大规模调控  近期,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暴露出某些深层次的矛盾,如能源供应不足,农产品及某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等。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宏观经济正在面临着入世后首次大规模调控。  应当看到,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国民经济的内在变化所引发的外在效应不断增强。当前中国采取的经济降温手段主要目的在于追求经济的内在均衡,即在保持低通货膨胀的基础上实现充分就业。然而,在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的状况下,过度追求经济成长的内在均衡往往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外在不均衡,而在灵活性不是很高的现行汇率制度下,外在不均衡

3、的状态还难完全被抵消。紧缩经济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运用自主的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釜底抽薪。然而,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尚不能完全可兑换,根据蒙代尔关于汇率的稳定、自主的货币政策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不可能同时都存在的三角模型,这种做法又会加大维持汇率稳定的难度。尽管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从近些年来的名义汇率走势来看,却是“管理”有余,“浮动”不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长时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左右。  前些年中国在宏观经济上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长时间采用上述政策组合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越来越显著。由于在房地产

4、、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投资增加过快,中国的经济似乎增长比较迅速,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很大。例如,2004年上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成为自1996年第一季度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时期。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水平也相应抬高。今年1—6月份的CPI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3.2%、2.1%、3.0%、3.8%、4.4%和5%。不难看出,在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下,中国经济的过热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状态的变化。经济过热在诱发更多进口需求的同时,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口成本,不利于出口价格竞争力的提高,据海关统计,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顺差以后,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累计出现

5、68亿美元逆差。  固然,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与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应当按照曼德尔政策搭配在财政与货币方面采取“双紧”政策。然而,鉴于目前国有企业改制带来的下岗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新增劳动力等原因使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宏观经济降温也不能太急,故各种调控手段在力度上还要与宏观经济“软着陆”的要求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也只能由“积极”向“中性”转变。在财政的运行过程中,今年赤字占GDP的比率如果能够由去年的2.9%降至2.5%就实属不易。  相比之下,现阶段迫切需要将宏观调控的重点集中于货币政策上,特别是通过非利息手段调控基础货币供应量。例如,自2004年

6、1月1日起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又如,今年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央行票据4352亿元。此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收缩银根,如从3月25日起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而4月11日,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紧缩银根,但对于加息手段的运用却相当谨慎。例如,升息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主要西方国家的利率水平,因为如果贸然抬高人民币利率,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利率与国际信贷市场之间的利差,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国际资本的投机行为。固然,我国对资

7、本的国际流动管制严格,但一部分国际游资通过非正常渠道也同样会涌入中国,而强制性结售汇制又会增加央行非意愿的外汇储备,国内基础货币供给的压力会很大,提高利率的紧缩性效果最终会被国际资本的涌入所抵消。届时,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难度就会加大,而一旦人民币汇率稳定状态被打破,不仅对出口影响比较大,而且还会造成宏观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出现更多的系统风险,特别是有可能造成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显然,通货膨胀已经对中国利率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压力。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