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

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

ID:960627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_第1页
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_第2页
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乳山琴书音乐文化研究摘要:作者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采集、记录、搜集了与乳山琴书有关的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将曾经在山东乳山地区流行、流传,并濒临消失、失传的乳山琴书艺术呈现出来,通过了解乳山琴书艺术的相关文化事项,从而更深刻理解这种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盲人艺术。  关键词:乳山琴书民族音乐盲人调    一、乳山琴书及传承人  本文调查研究的乳山琴书属于胶东大鼓的东路分支,始称盲人调或瞎子说书,创始人为清嘉庆年间邹县石元朗,创立石门后已传十代,有近200年历史。最初是盲人走街串巷、求生糊口唱的小调,被称为瞎子唱、盲人调,所演唱的曲本包括《姜太公卖

2、面》、《韩湘子讨封》等民间传说,他们将节子板绑在左腿上,靠腿的颤动打板击节,自弹三弦演唱。后因袭用鼓书、三弦等与其它鼓书相同乐器伴奏,故称大鼓,流传何地就以何地命名。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牟平,南濒黄海,是海阳、文登、牟平区域内民俗文化的兼容地,也是乳山琴书的发源地。盲艺人祝承田系乳山市乳山口镇祝家庄人,其师傅是夏村镇战家匡村倪云堂,师公是乳山市午极镇李守凯,祖师爷是夏村镇李德衡。祝承田老人15岁时拜师学习说书,采用传统的口传心授法,师傅教唱徒弟学习,一边学一边跟随师傅走街串巷、上山下坡巡回表演。1941牟海县成立后祝

3、承田参加盲人抗日救国会,冒生命危险演唱大鼓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942年牟海县全部解放后,盲艺人才抛头露面,大规模组织发展,政府组织排练《中苏友好》、《苏联国土》等新曲目。新中国成立后乳山市文化馆组织全县盲艺人学习、排练演出,并通过广播播放给乳山广大市民听,当时听盲人说书是大家饭后茶余的主要娱乐形式。19511952年祝承田老人曾参加十几位盲艺人组成的宣传组,在全县范围内巡回表演,1958年大跃进时住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说唱表演,立下汗马功劳。19961997年以来,随着经济和现代媒体的发展,各种音乐的冲击,盲人调走向衰败,像祝承田这样的资深艺人也只是逢年

4、过节,偶尔聚集起来,到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落说说唱唱。  二、乳山琴书的音乐构成  1.演唱形式与伴奏乐器  乳山琴书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代故事,塑造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特点是简便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人带着鼓和钢板,不化妆,没有行头,走到哪里就说唱到哪里。除简单的一两人表演外,也可三四人、四五人或者七八个、更多人一起表演,几人乐器伴奏,几人连续不断轮流说唱。乳山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小圆鼓、日月板。日月板为胶东大鼓所独有,作为其形状设置与胶东大鼓艺人崇信天地人三皇有关,称为天皇在上(日板),地皇在下(月板),人在当中。右手执槌,左手

5、打板,鼓板声音清脆响亮,错落有致,鼓套子丰富、花样繁多。其余还有三弦、坠琴、洋琴、二胡、四胡、京胡等多种乐器。  2.经典剧目及方言  乳山琴书的演唱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历史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五女兴唐》、《吴越春秋》、《紫金镯》、《双兰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上轿》等中长篇书目,也包括小段儿书《田秀英圆梦》、《刘伶醉酒》等,还包括一些民俗民间的小笑话、小故事,如《两个老婆争老头》等。  乳山琴书用地道的乳山方言演唱。乳山地区的方言与威海烟台方言基本相同,由于这两个地区自秦以来长期属于登州府管辖的缘故,因此形成了具有独特

6、韵味的地方方言。如祝承田老人在演唱小笑话《两个老婆争老头》时是这样用乳山方言描述小老婆的:跳瓣儿(瓣读上声,并迅速儿化)白白的;葱俊儿(葱读去声、俊读上声并迅速儿化)俊俏的意思。这样特色地道的乳山方言表演大鼓符合乳山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心理特点,使人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人们感到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娱乐、自己的艺术,甚至还能跟着哼唱一段,乐在其中,美不胜收。  3.唱腔及鼓板  乳山琴书属于板腔结构体,七声宫调式,主要板式有起腔、二板、平腔、落板等。另外有时还穿插[满洲迷]、[茉莉花]、[娃娃调]等曲牌演唱,穿插京剧唱腔演唱者亦不少,所以也叫二黄大鼓。胶东大鼓有一

7、整套唱腔鼓板结构,包括大鼓套、起声、甩腔、平板、花腔、悲调、快板、反调快板、数板、落板、散板、烧纸调等。  三、乳山琴书的社会文化意义及保护、继承与发展  乳山琴书是乳山民间音乐的重要代表,她借鉴了乳山民歌、民间文学等民间艺术,采用地方方言表演,是乳山文化的缩影。旧社会为盲人职业,吃饭谋生,走街串巷,抗日战争时期跟随共产党,宣传新政策,鼓舞抗战士气,影响巨大。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乳山琴书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舍,成为广大人民消疲解闷的重要娱乐形式。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和发展,已经濒临消失的乳山琴书被人们重新重视,成为威海市十大非物质

8、文化遗产之一。像祝承田这样老一辈的艺人又被邀请重新拾起鼓和钢板进行表演,着实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