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ID:9610901

大小:10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3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_第1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_第2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_第3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_第4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策略。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感知觉规律的运用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感知觉活动的表现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6课时第一节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的概念【自我

2、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提问:请你描述一下粉笔是什么样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进行的?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粉笔)的反映。1.是客观事物(粉笔)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眼睛)时的反映过程。3.是对客观事物(粉笔)的个别属性(颜色、形状、温度、硬度、光滑程度)的反映。因此,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反映我们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及机体内部的非常状态。如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以及身体的舒适与否等等。(二)知觉的概念【问题讨论】教师再次出示粉

3、笔后提问,当你看到粉笔时首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是一支粉笔)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1.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资料分析】刚果的俾格米人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描述过其生活方式。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科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

4、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提问:俾格米人为什么看到我们熟悉的水牛时却认为是虫子?这说明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这种组织功能主要依靠于我们的过去经验。1.知觉是人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在知觉一个客体时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它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图片观察】出示“不可能图形”,让学生观察。【自我分析】你能发现你看到不可能图形时你的感觉和知觉

5、是如何合作的吗?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在生活中,当我们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马上就知觉到该事物的整体及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觉”。二、感知觉的种类【话题讨论】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官是指哪五种感官?与五种感觉器官有密切联系的感觉是什么?除次之外,还有哪些感觉?(一)感觉的种类感觉种类适宜刺激感受器反映属性视觉760—400毫微米的光波视网膜的视锥和视杆细胞黑、白、彩色听觉16—20000次/秒音波耳蜗的毛细胞声音味觉溶于水的有味的化学物质舌、咽上的味酶的味

6、细胞甜、酸、苦、咸的味道嗅觉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气味肤觉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皮肤的和黏膜上的冷痛、温、触点冷痛、温、触运动觉肌体收缩、身体各部分位置变化肌肉、筋腱、韧带、关节中的神经末梢身体运动状态、位置的变化平衡觉身体位置、方向的变化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毛细胞身体位置变化机体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时的物理化学刺激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身体疲劳、饥、渴和内脏器官活动不正常(二)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2.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学前儿童的社会知觉将在社会性一

7、章中探讨)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觉现象即错觉。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的发展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问题思考】有人说,幼儿的视力比成人好,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我国现有的研究指出:1~2岁的儿童视力为0.5~0.6,3岁儿童的视力可以达到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有测验表明,6个

8、月以内是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录像分析】弱视现象介绍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