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ID:961706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1页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2页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3页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4页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摘要:苏南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地域优势。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大背景下,苏南高职教育必须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适度发展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采用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同时,政府应充分发展主导作用,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关键词:苏南;高职教育;区域经济;互动策略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进入新世纪,苏南地区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形成优势、赢得

2、主动,最重要、最可依赖的资源是人才资源。特别是当前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更加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前瞻性地构建苏南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推动苏南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背景及其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江苏经济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苏南地区经济走势强劲。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34.08亿元,占江苏生产总值的62.1%,苏南地区整体已步人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苏南主要地区经济基本情况见表1。1.地域优势的凸现苏南地区毗邻上海,内河、外

3、海港口众多,苏南经济的发展与上海产业上的错位互补、资源上的互通共享、发展上的联动共赢是息息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承接上海辐射,就是承接国际辐射。苏南地区通过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为载体,以节点城市特别是南京和扬州、镇江和扬州、江阴和靖江、苏州和南通、常州和泰州等城市间的跨江对接与合作为突破口,拓宽了其发展空间。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也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4年,沿江、通启、苏嘉杭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高速公路密度达到250KM/KM2,改善了苏南地区的陆路交通环境。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三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太仓港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城市快速

4、交通网络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实现。2.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随着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主要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分布。以苏州为例,2004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2%:65.7%:32.1%。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层次显著提升,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23.75%,充分展现了高新技术的生机和活力。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需求多元化以及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高新技术的异军突

5、起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扶持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苏南地区已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2005年,苏州市以计算机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16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比重已超过30%,年均增长28%,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无锡大力发展电子通信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和加快了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成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亮点。(二)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才资源开发相匹配。人才资

6、源的数量、素质结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先决条件和保证条件。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知识传播、知识物化的重要基地,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1.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增长中最快的部分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制造业高技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的素质也将逐步提升,其中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将是大量的。南京市人事局公布的人才需求与预测数据(图1)显示,企业不仅需要大量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同时还需要岗位针对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可以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

7、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2.工业化进程需要学校提供技术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更需要学校主动参与到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中,发挥技术理论研究的优势,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三)服务区域经济是发展苏南高职教育的目标1.区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