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D:961875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网络媒介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以网络媒介为新兴介质的信息社会,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应用网络媒介,应以对话教学为正途。反思网络事件生成教学案例、批判运用网络视频文化建构教学文化和扬弃网络话语建构德性教学话语,是高校德育课应用网络媒介开展对话教学的几个切入点。  关键词:网络媒介;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  .L.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论述媒介地位时提出的一种观点。媒介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信息,但是媒介至少决定了信息传播形式。网络媒介①是20世

2、纪末兴起的新兴传播媒介,它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同时正在成为教育教学媒介。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应用网络媒介在海量信息中应用教育技术、共享教育智识、凝练教育智慧,从而真正提升高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一项崭新课题。  一、网络媒介及其对高校德育课教学的挑战  网络媒介为人类精神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有学者认为它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传统的把关人理论、议题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等理论均应改写,大学教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  1.网络媒介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网络技术的实时互动与异步传输并举的功能打破了信息垄断

3、、瓦解了统一舆论,并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公共领域的组织界限和特征,从而使得传统的公众意见模式、观念模式、舆论模式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然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②在网络时代,各种网络媒介助推信息爆炸,受众被纷繁芜杂的信息所包围。当代大学生群体正在实现从80后向90后过渡,他们与网络媒介相伴而生、一道成长,是应用网络媒介的先锋。升入了大学之后,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等监护人的约束以及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使用网络媒介便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度。网络阅读成为一种阅读时尚,网络聊天成为重要

4、沟通样式,网络游戏占据了相当部分的课余生活。毋庸讳言,课堂上也有学生用手机在线阅读、聊天和游戏。当代大学生群体,已经具有鲜明的网络时代烙印。  2.网络媒介赋予教学后现代性状  然而,如果说满堂灌属于传统教学,满堂问属于假对话教学,那么满堂放、满堂笑则是去对话教学这便是以媒体遮蔽真理的新误区。主要表现为:对网络红人不作批判的推介,对网络视频不加点评的播放,对网络流行语不假思索的引用,等等。如此种种,皆为以手段代替内容、用技术遮蔽理性,从而陷入课堂教学中的录像主义。所谓录像主义(videoism)指的是从书本向录像、从文本向视窗的教学转移,教学活动越来越依

5、赖各种形式的录像。在此过程中,媒体往往以生动逼真的技术力量虚构现实生活世界。于是,现实生活的完整叙事性遭到破坏,再长的历史都可以压缩在小时以内。作为录像主义的新表现形式,网络媒介挺进课堂,网络视频将生活经验压缩在若干比特中。由此造成的直觉增速(perceptualspeedup),使课堂教学具有某种后现代性状。  3.网络媒介造成高校德育课把关之难  在前网络时代,由于传统教学工具往往是粉笔、黑板,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具有经典性;文本知识的合理性、合法性往往通过应试教育、灌输教学的方式解决。然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不仅改写了教学的书面语言(教案、板书成

6、为随时可以改写的文字),也变革着话语沟通样式;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稔、对非主流网络话语的运用,对传统教学话语造成强烈冲击;尤其随着PPT(幻灯片)作为教学课件的普及,以及学生对网络事件、网络视频以及网络红人等印象的先入为主,教师书写的文字、言说的话语逐渐去神圣化。这实质是话语权重新赋权的过程,高校德育课因此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容易把关。  二、应用网络媒介开展对话教学是高校德育课的必然选择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兴介质,理应助推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之真正实现。曾几何时,灌输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常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然而随着教育理

7、论与实践的变革,对话教育、对话教学乃是时势所趋。教育学界对于对话教学的探讨颇多,但是高校德育界对于对话教学尚缺乏真正关注。大体说来,对话教学以主体间.L.性理论为哲学根基,以建构主义教育观为方法论指。所谓对话教学,是以解决对立冲突的现实需要,以及根据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这一知识论为基础而进行的,是以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以及以知识建构为目的的社会互动过程。①然而,高校德育课作为一门意识形态性较强的课程,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对话教学是否会造成教师主导权、教材权威性以及政治导向性的丧失?笔者认为,此种担心或忧虑在网络时代乃是假问题。原因在于:  1.开展对话教学符合

8、高校德育课属性  高校德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