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

ID:962308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_第1页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_第2页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_第3页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困境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质量 困境对策  论文摘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育质量面临种种困境:教育质量观念的困境、“数量”与“质量”的困境、“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困境。如何面时并解决这些困境、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1999年以来近6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终于改变了它自诞生百年以来的精英教育性质,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量]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在校生数23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伴随着高

2、校连续几年的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面临的困境  1.教育质量观念的困境  提高教育质量,端正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十分强调要真正把质量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如果学校领导的工作重心不是抓质量,那学校的工作也就很难体现出质量的重要性了。只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认识、理解、解决,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有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育人为本的观念还没有牢牢树立起来。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来自于规模上已实现了大众化,但理念上仍停留在精英阶段的体制。高等教育内在的理念、目标和行动的变化没有及时跟上其近来发生的规模、结构、经费和管理的外在变化。  现在一讲到学校质量、水准,就以多少院士、多少博士点、多少科研经费、多少科研论文为标准,用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教学型大学,用本科教育的标准来衡量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衡量理工科大学,导致盲目攀比之风盛行。一些高校领导、教师不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总是把目光

4、盯住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感到自己处处不及他人,心情浮躁,急于求成,不重实际,花大量财力、人力搞“高、精、尖”,结果是学校质量上不去,又丢掉了自己的特色。  2.“量”与“质量”的困境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高等教育始终是在设法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保障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前进的。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人们在质量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多样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发

5、展大规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挑战。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是643万。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连续近6年的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底,在校生数达到2300万人,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然而,在一些精英教育倡导者看来,大众化使大学成为一种“失去的天堂”,大学教育仿佛串了味,他们认为扩招必将导致人学标准降低,学术水平下降。有证据显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材料中说,中国十年前出去的学生和近期出去的学生相比,可以感受到中国教育质量有所下降。那么,如何

6、处理“数量”与“质量”两者的关系,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还是在“数量”与“质量”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呢,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3.“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困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人社会而不是进入专业工作做准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职业能手;在于培养“绅士”而不是培养“专才”;在于培养“人”—社会的人,而不是培养“才”—专业的才,职业的才,后者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任务。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

7、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按照精英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官方公布的该年大学生就业率是84%,即使以这个数字来计算,当年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人数也达到了四十万之众,其中因专业性太强和冷门专业而无法就业的学生比重超过了50%。显而已见,高等教育在面对“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的选择过程中陷人了困境。坚持“学术取向”,固然没错,这是由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市场取向是受教育者认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依。如何在“市场取向”与“学术取向”之间寻求平衡,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决我国高

8、等教育质量困境的对策  1.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