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

ID:962741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_第1页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_第2页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_第3页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刍论韦勒克曾断言:20世纪是批评的世纪,这同样适用于中国。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确定和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加强,社会生活多年来的迟滞局面被打破了,国内文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文学创作盛况空前,与之相应,文学批评也极为活跃,凸显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再加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模式被大量介绍、引进,这一切引发了学界对传统文学理念、文学理论研究范式、文学批评意识、思维方式及文学批评的传统学科定位等问题的深入反思,这给文学批评活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迅速提上了日程,引起了学界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中

2、的一些人很快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学批评学,致力于梳理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当代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教训,探究文学批评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规律,尤其是对一系列曾被奉若圭臬而在新时期受到质疑的传统批评命题进行了重新审视、辨析,力求去伪存真,熔铸新机,建构科学、辩证、严密、深透的批评理论体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视这些学科建设的努力,以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促进当代文学批评的学科建设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通过对《文学批评学》(修订本)一书(李国华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此书系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的个案分析谈谈自己对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一得之见。李

3、国华教授长期在高校执教,数十年来一直从事文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1989年春他受当时形势的感召开始在河北大学中文系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文学批评学”选修课,敏锐地将研究视线转向了文学批评学,对文学批评活动进行了长期孜孜不倦的深入钻研。其《文学批评学》就是多年深入思考、潜心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众所周知,在80年代以前,文学批评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自发、迟滞的状态中。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批评和理论长期被视为文学创作和社会政治文化的附庸,当然也就谈不上大规模的、自觉的学科建设,甚至没有出版过一部关于“文学批评学”’的教材、专著。直到改革开放后,学界才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于是1988年3月在武汉

4、举行了“首届文学批评学研讨会”,会上许多学者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结果“基本赞同创立文学批评学的构想”。随之,出现了一批尝试建构文学批评学体系的专著和教材,如唐正序所著《文学批评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陈晋所著《文学的批评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王先霈、范明华所著《文学评论教程》(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黄展人主编的《文艺批评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潘凯雄等人所著《文学批评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张荣翼所著《文学批评学论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李国华教授虽在文学批评学教学和研究方面起步甚早,但其《文学批评学》(河北教

5、育出版社1995年版)的出版却如他所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想,个中原因可能是李先生一贯严谨、认真,对其所研究的命题不愿轻易下结论,非经反复颠扑确信其说经得住推敲不可。这对于当前学界学风浮躁,学理疲软,许多青年后学信口雌黄、急功近利的“时尚’不啻是一种鞭策。即使不论《文学批评学》的成就,单是这种治学精神其意义就极为重大。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重建学术人格,倡导净化学术空气。特别是南京大学十多位中青年学者联名呼吁“以德治学”,旨在抵制学术腐败,倡导优良学风。在这方面李国华教授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作为传统治学精神的一位积极、执着的实践者,他的学术研究本身就是这种说法的范例。由于教学和

6、科研的需要,我曾多次拜读李国华教授的《文学批评学》一书,叹服于其厚重扎实,该书所体现出的这种治学精神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我认为在当前市场大潮奔涌,文学批评鱼龙混杂,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方兴未艾的文化语境中提倡这种治学精神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学批评学建设的一个非常内在的、不可须臾忽略的方面。否则,文学批评学的学理性、科学性又何尝不是一句空话。正是由于《文学批评学》一书是反复颠扑的结晶,该书在文学批评学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我看来,它为当前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第一,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任何一门科学的成熟、发展固然有多方面的条件,但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无疑是其灵魂

7、,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李国华教授曾多次呼吁重视文学批评学的学科独立性,坚决反对学界流行的将文学批评学与文学理论混同,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学视作文学理论附庸的陈见。《文学批评学》一书自始至终鲜明地表现出了这种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该书主张作为文艺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文学批评,其一端联接着文学理论,另一端联接着文学实践,在整个文艺学系统中“占有特殊位置”,断不可与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混为一谈。该书强调指出:“文学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