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ID:9628756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市场规模差异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市场规模平均水平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

2、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总体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国——东盟  一、分析方法及变量选择  本文试图运用合成数据(PanelData)模型来解释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模式,找出决定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选取了“国家特征”变量进行实证性分析。另外,有人在研究国家特征变量时提出用行业规模代替国家规模,但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仍采用国家规模。产业特征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同样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故有待以后研究。  将假设

3、变量、变量含义以及理论预测符号用下表列出:东盟-[飞诺网FENO.]  二、模型建立  本研究主要采用线性模型。合成数据模型的基本假设可称作参数齐性假设,即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经济变量y由某一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P(y︱θ)产生。其中θ是m维变量,在所有时刻对所有个体均相等。违背假定的情况通常有参数非齐性偏差和选择性偏差。参数的非齐性包括截面单元数据参数非齐性和时间序列参数非齐性。选择性偏差主要是因为样本并非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对于截距和斜率参数,假定回归斜率系数相同

4、(齐性)但截距不同,即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变截距模型,可表示为:  yit=ai+B'xit+uiti=1,…,Nt=1,…T  其中,xit=(x1it,x2it,xkit),为外生变量向量,包括市场规模变量、市场规模差异变量、人均收入水平变量、人均收入差异变量、地理距离变量、区域贸易安排变量;为待估参数向量,K是外生变量个数,T是时期总数;代表了截面单元的个体特性,反映了模型中被遗漏的体现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个体时期变量代表了模型中被遗漏的体现随截面与时序同时变化的因素的影响。相互独立,且满足

5、零均值、等方差。  变截距模型又分为确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确定效用模型适宜于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即只关心样本个体的情况;随机效应模型把样本个体当作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MarginalInference),关心的是总体的情况。本文将通过Evie.  (二)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决定因素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首先对模型进行F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3.22,Pr值<0.05,表示拒绝原假设,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  从表4的参数估计结果可看到

6、,5个自变量检验结果与假设预期符号完全吻合。而且除了CA外,t值检验结果均在10%水平上显著。  人均收入平均水平(PCI)和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差异(DPCI)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影响: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起到正向作用,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起到负向的影响。从绝对值来看,PCI相对DPCI而言,对中国农产品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影响力更大一些。从理论上说,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从需求方面可以代表需求结构的差异,会对产业内贸易起到正向的影响;而从供给

7、方面代表的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程度,对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起到负向的影响。本模型的运行结果刚好验证了这一理论,即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越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东盟八个成员国当中,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三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最为接近,这也从实际验证了模型得出的结论。  从回归系数所显示的结果来看,国家规模(GDP)和国家规模差异水平(DGDP)都取得了与理论预期相同的符号。但是从变量的回归系数看,这两个变量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8、的影响程度不大。  区域贸易安排变量(CA)的分析结果也与前面总体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的结论基本相同。  (三)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决定因素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首先对模型进行F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2.07,Pr值为0.11,从这个模型的Pr值来看,似乎显示模型的可靠性不是很高,因此所分析的结果是否完全可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表5的参数估计结果可看到,5个自变量中,PCI和DPCI与预期符号相同,而且检验结果在10%水平上显著,对中国农产品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影响,且PCI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