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

ID:9628944

大小:268.6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4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生物一、选择题:(答案要涂在机读卡上,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稳态的维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缓冲系统能调节血浆的PH值B、肾脏不断地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C、细胞内不停地进行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D、呼吸系统不停地吸入氧、排出CO2,肝糖元的合成和分解2.一个成年人每24小时从外界吸收2l的水,但是每天的排出量为2500ml,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成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体内的水分进出失衡B.该成年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集合管无法充分重吸收水C.只要从外界多饮入300ml的水,即可

2、保证平衡D.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因为体内物质代谢中也产生水3.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下列中,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A.下丘脑中有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对维持人体温的相对恒定有重要调节作用B.下丘脑中的内分泌神经元能分泌调节体内水代谢的激素,在调节人体水平衡中有重要作用C.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枢纽,通过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对人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D.是人脑中语言活动的最高级中枢5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

3、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6.下列对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肝脏、肠腺 B.胰岛、肌肉、肠腺C.胰岛、胆囊、肾小管  D.胰岛、肝脏、肾小管7.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8.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抗

4、虫基因Bt,将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物质,对菜青虫有显著的抗性,能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抗虫基因Bt的结构是间隔的、不连续的B.抗虫油菜只能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C.基因Bt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就能表达D.物异性的杀虫物质是某单克隆抗体9.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C.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D.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10.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

5、因子的是A.干扰素、胸腺素B.组织胺、白细胞介素C.组织胺、胸腺素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1.下面关于C3植物和C4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O2固定后的第一个产物是C4化合物的植物为C4植物,CO2固定后的第一个产物是C3化合物的植物是C3植物B.C4植物只有C4途径,C3植物只有C3途径C.C4植物在叶肉细胞中与CO2结合的物质是C3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植物在叶肉细胞中与CO2结合的物质是C5化合物(1,5--二磷酸核酮糖)D.C3植物和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都有正常的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也有叶绿体,但其中没有基粒12.在光反应阶段进行电子传递的

6、过程中,电子的最终来源和最终受体分别是A.叶绿素a、NADPHB.水、NADP+C.叶绿素a、NADP+D.水、NADPH13.在夏季晴天的正午,叶子上的气孔会关闭。这时,下列各组植物中,哪一组仍有较强的光合作用?A.小麦、水稻、大豆B.玉米、高梁、甘蔗C.苋菜、马铃薯、菜豆D.水稻、玉米、大麦14.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叶绿体色素吸收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传递给少数叶绿素a,这时,叶绿素a分子所处的状态为 A.被激发,得到电子  B.被抑制,得到电子 C.被抑制、失去电子 D.被激发、失去电子15.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味精、胰岛素、酸奶的常用菌种分别是A.酵母菌、枯草杆菌、大肠

7、杆菌、乳酸菌B.酵母菌、大肠杆菌、青霉菌、乳酸菌C.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D.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16.小麦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小麦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由几种核苷酸组成?A.2种B.4种C.5种D.8种17.下列设想中,从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看,无法实现的是A.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ARS疫苗B.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大量抗HIV的抗体C.用发酵工程技术得到能分解多种塑料废弃物的超级细菌D.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育成红豆杉苗18.一经免疫的B细胞与小鼠骨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