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ID:9630983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_第1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_第2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_第3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染,感觉障碍,合并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糖尿病足部病变、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如何教育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导致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危害性,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加强预防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1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1.1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代谢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

2、生和发展,但糖尿病时的高脂血症、高血糖症及其所产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可通过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发展,同时高脂血症和神经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基化还可通过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促进神经病变的发展[2],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而变形,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影响伤口愈合,因血糖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受损,转移因子不能相应的增加以促进伤口愈合[3]。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者比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可高出两倍,因此血糖保持正常范围,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1.2足部损伤因素糖尿病

3、足是在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部损伤引起感染、溃疡、坏疽,最后截肢[1]。临床上,许多足部切除病例的起因是一个小小的足部伤口,患者常因忽略护理和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引发足部病变,甚至危及生命。1.3保护性感觉缺失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易感因素[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首先侵犯的多为深感觉,如震动觉、位置觉受损,进一步为浅感觉受损,如触觉、痛觉、温度觉、压力觉障碍[1]。压力觉是足部的一种保护性感觉,保护性感觉缺失对预测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有重要意义。1.4足底压力因素足底压力增高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高危因素,足底压力增高可用

4、于预测糖尿病足溃疡,是足溃疡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达70%~90%[5]。Fykberg等[6]利用Footescan系统对251例不同种族糖尿病人群的足底压力进行前瞻性的溃疡风险预测研究,发现压力增高是发生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足底压力增高,角化细胞的活性增强,局部形成胼胝增加了压力负荷,特别容易发生溃疡。1.5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足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10年,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7]。人体在40岁以后,逐渐走向衰老,细胞、器官组织和整体的糖脂代谢能力以及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酶、激素等都呈现退行性改

5、变,而老化的机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洪英霞等[8]对96例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原因是患者对疾病一知半解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引起记忆力障碍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另外,老年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也是造成老年人糖尿足的危险因素之一。1.6足部护理知识缺乏,护理行为不良范丽凤[9]等对3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在新发生足溃疡患者中,只有不到25%的患者认识到他们有可能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80%的患者未进行过足的检查,REiber[10]研究显示,糖尿

6、病患者缺乏保护性足的知识教育,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倍。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患者不发生足溃疡[11]。由于护理知识的缺乏,按摩足部目的不明,手法不正确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2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不能彻底预防,故糖尿病足在防止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2]。有研究表明[13],糖尿病足截肢中有50%是可以预防的,当然,当动脉阻塞至一定程度时截肢将不可避免,但临床上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性保护和针对性治疗,至少可推迟截肢,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学科的综

7、合护理即可明显减少截肢率和缩短糖尿病足患者1/3的住院时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加强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教育,让其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足的危害性。2.1严格控制血糖2.1.1血糖的自我监测Sarol[14]等对1307例病人有关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自我监测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同样多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自我监测血糖的病人比不检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0.39%。另有研究证明[15],病人单独增加监测血糖的频度或规律运动和严格执行医嘱规范使用胰岛素能使HbAlc下降2.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急

8、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严格控制血糖,阻止或延缓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有着重要意义。2.1.2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