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ID:9631453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居髎穴;三阴交穴;全息论  腕关节扭伤是常见的筋伤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此病虽小,但如果失治误治,往往导致后期腕关节不稳,运动或负重后反复肿胀疼痛及其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现代中医临床上以毫针针刺、推拿手法、外敷药物作为治疗本病最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三大疗法。针刺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古今医疗实践当中,特别是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对于急慢性骨伤、筋伤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治疗腰、颈、肩、膝的病变最为常见,而以此法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较少,这些报道存在着设计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2、1],诊疗标准不统一,无法排除其它处理因素(诸如温针、外用药、TDP照射)对于疗效的干扰等问题,因此其较高的有效率、治愈率也很难反映出针刺疗法本身的优势和价值所在。笔者在学习及临床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中医针灸理论的认识,而且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临床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将纳入病例分为针刺居髎穴观察组、针刺三阴交穴对照组(1)和外敷对照组(2),通过统计学分析对针刺治疗急性腕关节扭伤的总体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腕关节扭伤在农村是一个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患者手腕部屈伸不利,局部红肿疼痛,活动受限,

3、或伴有手指麻木,不能握物,可迁延数日或数十日。腕关节扭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几年工作实践中发现,居髎穴对腕关节扭伤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多数患者居髎穴屯上有阳性反映(压痛明显),这种临床观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两年以来,采用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数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9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2~60岁,其中18~33岁24例,病程1~48h,平均24h;对照组(1)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2~60岁,其中18~33岁19例,病程1~

4、44h,平均22h;对照组(2)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2~60岁,其中18-33岁22例,病程1~46h,平均23h。  1.2病例排除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②骨折或肌肉、肌健、韧带等软组织有完全断裂者。  ③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严重皮肤病患者。  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

5、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剔出标准  ①脱落:因各种原因,未完成治疗者。  ②不依从:未按规定进行针刺治疗者。  1.4可比性检验由于本文抽取了3组样本进行对比检验,因此,对于影响对比结果的因素也需要进行可比性检验,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检验治疗方式对比的有效性。在此,本文采用χ2(卡方)检验方法。因为此方法用途较广,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差别的显著性,也可检验两类事物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现就其中两个基本因素:性别和年龄做可比性χ2检验如下。  1.4.1性别可比性检验见表1。表13组患者性别(例)分布(

6、略)  1.4.2年龄可比性检验见表2。表23组患者年龄(例)分布(略)  1.5病因病机常由于行走或跑步时突然踏在不平地面上,或上下楼梯、走坡路不慎失足踩空,或由于运动中不慎跌倒,而跌倒后用手撑地,腕关节强烈向内、向外扭转所致。  1.6临床表现患者均有扭伤史,腕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有明显压痛,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脱位。  2治疗方法  近些年来,临床各个医家对于急性腕关节扭伤的治疗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且在治法上别样翻新,包括针刺、按摩、内服外用药等等。本文主要通过对比针刺居髎穴、针刺

7、三阴交穴和外用局部贴敷的治疗效果,从而得出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的优势。  2.1观察组治疗方法患者侧卧,屈膝屈髋,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取居髎穴,以75%酒精局部消毒后用直径0.35mm,长75mm毫针直刺,深度以得气为度,之后施行提插捻转手法,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33例均未使用其他治疗。  2.2对照组(1)治疗方法患者端坐位,取患肢对侧三阴交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直径0.35mm,长75mm毫针快速直刺入1~2寸,手法以泻为主,边行针边嘱患者活动患肢,待患肢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即可出

8、针,不留针。每日1次或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33例均未使用其他治疗。  2.3对照组(2)治疗方法采用局部贴敷麝香壮骨膏[由重庆陪都制药厂制造,zz-4249-渝卫药准字(1997)005007号]。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