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

ID:963258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_第1页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_第2页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56世纪的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此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经过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了明朝佛教已经有了持续的发展;统治者的扶持,明代禅宗(临济宗、曹洞宗)的兴盛,和四大高僧(莲池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的出现,以及辅教居士(宋濂、袁了凡、袁宏道)的作用都可以看出佛教在明代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明代文学中也常常出现佛教的踪迹。  《南柯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

2、四梦中的一梦。汤显祖与佛教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他和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真可和尚的交友就显得更加深刻,所以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在《南柯记》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并且是经常被人关注的部分;包括作品中佛教思想渗透和作品中的佛教故事。  一、《南柯记》中渗透的佛教思想  明传奇在文学中是俗文学。它更接本文由.L.收集整理近底层百姓,所以其中所传播的思想容易被人接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广泛,和这一点也有关系。《南柯记》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主要叙述了落破书生淳于棼醉酒于自家门前的古槐树下,梦入蚁国,与

3、公主结婚,经历一世浮沉,酒醒后发现只是一梦,却忘不了梦中亲人,直到禅师斩断情根才醒悟成佛的故事。其中渗透着一些佛教思想。  在《南柯记》中主要贯穿的佛教思想就是因果报应。因果报应与十二因缘、生死轮回、三世说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整部传奇的主要结构贯穿了一个因果报应思想;从一开始契玄禅师叙述中交代五百年前留下的公案要在现在了结,到最后淳于棼梦醒立地成佛,可以说因果报应的体现。而作品中无时无刻都在渗透着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思想。  除此之外,作品中还体现出佛教多种神通的思想。作品中提过如来、菩萨度化世人的情节

4、,契玄禅师可以预知发生的事情,可以超度死去的人升天。人们有疾病也会去求佛祖。而无常苦空的思想在《南柯记》中也有渗透,传奇的最后淳于棼看头一切,便觉一切皆为空;于是成佛。第八出情著中契玄禅师提到色即是空是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绯色非空是指归去岂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第四十二出中结尾诗中提到空色色非空,还谁天眼通?的诗句。这些都可以表现出无常苦空的思想。  二、《南柯记》中引用的佛教故事  《南柯记》中不仅有佛教思想的渗透,在传奇中还涉及了一些佛教故事与传达出的佛教思想相适应。作品中涉及了

5、许多佛教人物,比如如来(又称世尊)、达摩、观世音、目连等等这些佛教诸神的名子穿插在作品中不时出现。  首先,契玄禅师自己叙述了一段因果轮回的故事;剧中第四出有这样一段话从世尊法演于西天,到达摩心传于东土。无影树下,拜月嘲风;没缝塔中,安身立命只为五百年前有一叶债梁天监年中,前身曾为比丘,跟随达摩祖师渡江,比扬州有七佛以来毗婆宝塔,老僧一夕捧执莲花灯,上于七层塔上,忽然倾泻莲灯,热油注于蚁穴之内,彼时不知,当有守塔小沙弥,颜色不快,问他敢是费他扫塔之劳?那小沙弥说道;不为别的,以前圣僧天眼算过,此穴中流

6、传有八万四千户蝼蚁。但是燃灯念佛之时,他便出来行走瞻听。小沙弥到彼时分,施散盏饭,与他为戏。今日热油下注,坏了多年。老僧闻言,甚是忏悔,启参达摩老师父。老师父说道:不妨,不妨,他虫业将尽,五百年后,定有灵变,待汝生天。老僧记下此言,三生在耳。屈指到今,恰好五百来岁。欲往扬州,了此公案。这完全是为了传奇的整个结构因果轮回,三世因缘思想的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故事。  第二个是有关观音菩萨的故事;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是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在中国这个佛教人物对民众的影响最为深远。《南柯记》第八出情著中作者用很长

7、篇幅描写契玄禅师讲《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向众人传播观音菩萨度化世人,功德无量。教世人诚心供养观音菩萨。言语中又渗透着因果轮回的佛教基本思想。  目连的故事是整部传奇中比较完整的佛经故事。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属罗汉。传奇中第二十三出念女中为了给瑶芳公主治病,蚁王娘娘让琼英郡主向契玄禅师求教。因此通过琼英郡主之口叙述了目连救母的整个故事;幕帘尊者为救母走西天,经过羽州追阳县,旷野之中,见一座血盆池地狱,有多少女人,散鬓被枷,饮其池中污血。幕帘尊者动问狱主;此是因何?狱主言道;这妇人呵,

8、生产时血污了溪河,煎茶供厌污了良善。目连尊者听见,大哭起来,俺母亲也应受此苦楚了,竟以神通,走向佛所,至心顶礼,愿祈世尊为我等开示;云何报答慈亲,脱难此苦?佛言;善哉!待酬恩睠,则三年内长斋拜忏,声声把弥陀念。目连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到了宋代以后目连戏开始盛行,而《南柯记》中引用目连救母故事的一部分来为这部传奇的因果报应思想服务。  除了佛教思想与佛教故事以外《南柯记》中还体现的佛教文化中其他的部分,比如,作品中提到三十三诸天,忉利天,离恨天等等许多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