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ID:9632649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_第1页
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作者:李春龙姜兴功王文华【关键词】羊膜;移植;翼状胬肉  【摘要】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显微镜下将胬肉切除,并行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8~14mo。结果14例恢复良好,1例复发。结论新鲜羊膜移植不失为一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羊膜;移植;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以往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达30~50%[1]。作者自1999年6月~2002年3月对15例复发性翼状胬肉行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随访8~14mo,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

2、与方法  1.1对象15例患者均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36~70a,平均52a。1次复发9例,2次复发6例。  1.2手术方法  1.2.1新鲜羊膜的制备取HbsAg、HIV、抗HCV均阴性的健康孕妇剖宫产所获得的胎盘(无菌下操作),胎盘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8万μ/100ml)浸泡30min,钝性分离羊膜,将羊膜平铺于无菌滤纸上,上皮面向上,剪成3×4cm大小,置于生理盐水中备用。  1.2.2手术均于显微镜下进行,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用有齿镊子夹住胬肉头部,安全刀片沿胬肉头部外0.5mm透明角膜上作浅

3、层划切,将胬肉头部向内分离,直至角膜缘,残余组织仔细刮干净,使角膜平整,再沿胬肉上下侧将球结膜剪开,长约4mm,将胬肉与其下巩膜分离,剪除胬肉至半月皱襞处,注意勿损伤内直肌止端,暴露鼻侧巩膜约3mm,充分烧灼止血。取已制备好的新鲜羊膜,上皮面向上,平铺于胬肉切除区巩膜上,剪除多余的羊膜,用10~0尼龙线将羊膜与结膜残端对位结节缝合(羊膜边缘位于结膜创缘下),角膜缘侧缝合2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地塞米松2mg,单眼加压包扎。术后每日换药,第3d氯地霉素液滴眼6次・d-1,5d拆除结膜缝线。  2结果  2.1术后观察术后第1~3d,由于缝线刺激均有异

4、物感、流泪,第4~5d羊膜呈灰白色,与巩膜贴附良好,随后渐透明,厚度正常,未见羊膜溶解现象。  2.2术后随访术后随访8~14mo,1例复发行第2次手术;复发的胬肉与内直肌止端及巩膜粘连较重,这与手术时角巩膜残余组织剖切不净有关。其余14例均恢复良好,表面平复、光滑,色泽淡红,有结膜血管,外形美观。  3讨论    羊膜是人体中最厚的基底膜,光滑、透明,弹性好,无血管神经及淋巴。新鲜羊膜有利于上皮细胞的移行和附着,同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防止上皮细胞凋亡、抗纤维化、抗新生血管和抗炎作用,来源丰富[2]。同时,羊膜上皮细胞可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可促进正常的角结膜上皮的形成,并可

5、作为支架组织部分代替角膜基质。羊膜中含有多种蛋白酶抑制因子,可抑制多种蛋白酶[3]。其理论依据:羊膜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抗新生血管作用;基底膜作用;促进上眼增生和分化作用;无抗原性;带有活性完整的上皮细胞。移植后能立即重建眼表,分沁更多的蛋白酶抑制剂和各种细胞因子,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炎症的控制[4]。本组均为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6.6%),故新鲜羊膜移植不失为一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手术操作要点:必须于显微镜下仔细操作,动作轻柔,切除胬肉及变性组织彻底、干净,但不能过深,以免损伤内直肌及切穿角巩膜。巩膜面彻底止血,保持巩膜面干燥无渗血。羊膜上皮面向上,

6、缝合固定时结膜残端应覆盖少许羊膜,缝合牢固,术后加压包扎,以使羊膜与巩膜面紧密贴合。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