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

ID:963505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_第1页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_第2页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  和谐教育是指教育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为出发点,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第一,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教育模式的前提;第二,以教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核心;第三,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这是和谐

2、教育的目的;第四,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关系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中国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较之外国的学生对本文由.L.收集整理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回,但创造性远远不及外国学生。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否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教育手段与目的的不和谐、教育内容与发展要求的不和谐等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们在谈到素质教育时往往较注重创新教育这一环节,而忽视了和谐教育这一环节。其实,创新教育应成为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和谐教育是手段,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才

3、是目的。因此,在提出和谐教育和构建和谐教育模式时不能忘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一目的,而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也不能忽视和谐教育,离开了和谐教育,创新教育也就失去了保障,素质教育也就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一、学校应该培养和谐的人  以科学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为依据,从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背景上加以考察,一个和谐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和谐的人应该是德与才的统一,是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这与素质教育

4、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是一致的。  人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个因素的简单混合。和谐的人首先是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在这个统一中,德是第一位的,对才起着统帅和定向的作用。这个关系反映到教育上,即对学生仅仅进行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文化知识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产生理解并具有热烈的感情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里所说的价值,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来说,是指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标准和科学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之中,从不自

5、觉到比较自觉地形成正确的社会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关心学生本身,也就是关心人的本身,这应该是目前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这一目标应该体现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其实,是否具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才能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才能的发展水平高低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大小。一个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在个人的才能得以突破发展时由于没有彻底地抛弃个人的私利,就很难冲破这一局限。只有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最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最终有所成就,为人类

6、社会作出贡献。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伟大人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其道德品质有相当大的联系。这正是教育把人生观和道德观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  一个学生的诸如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水平的提高,对于他将来的个人发展和他对社会的贡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谐的人是能力与知识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与文化知识相比,基本能力是第一位的。一个接受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学校教育的人,如果他的头脑中只是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特别是那些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死知识,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和谐的人,而只能是一个死的工具。这样的教育也就不可

7、能成为人的教育,而只是一种模式的生产、工具的生产,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如果学校教育只是生产出了一些工具,那么将是人类社会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幸和悲哀。相反,只有将基本能力的培养放在文化教育的首位,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活人,以此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训练了强壮的身体素质,那么以后他就能适应任何体力劳动,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我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具体的内容,而应该是概括了这些具体内容的基本能力。  二、和谐的人的培养方法以人教育人  以什么样的方法培养这种和谐的人,这是进行和谐教育

8、首先应该重视的问题。正如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方一样,也没有一种适用于各种教育环境的万能教育之法。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有赖于教育者依据具体的教育环境所进行的创造。但是,这其中又存在一种可以指导具体方法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是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适用于各种实际教育环境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一原则以人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者必须通过自己这个特定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